華為一直紮根於通訊領域的技術研究,這對段雲公司的業務拓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至於說中興集團,在侯為貴的帶領下,同樣也發展的非常迅猛。
在90年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自主研發出了第一台數據數字用戶交換機zx500,並且成功麵試。
而且和華為一樣,中心在1992年,就憑借這zx500,就獲得了一個億的銷售額,利潤也達到了兩千多萬元。
現如今在深圳的百強企業中,中興排名緊隨華為之後,也算得上是深圳一流的科技公司。
而且相比華為,中興的發展之路相對來說比較順利,因為他早期是國企,所以能夠享受到一些計劃體製內的紅利,和華為這種完全靠任正非白手起家“沒娘管的孩子”不一樣,中興電子這些年雖然發展的不如華為,但日子過的也算不錯。
而且之前通過和天音集團的合作,中興電子的留言電話機在香港也非常的暢銷,而且也已經遠銷到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每年也能夠給中心電子帶來上千萬元的利潤。
不過最近這兩年中興電子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先前他們研發出來的程控交換機zx500技術已經明顯落後於市場,到了今年的時候,總共隻賣出了五台機器,並且zx500和華為公司去年推出的c0,8 2000門交換機存在很大的差距,中興電子的Zx500一台機器隻能容納500名用戶,而華為的c08 2000能容納兩千名用戶,在價格上兩下也相差無幾,這就使得中興數控交換機麵臨到了極大的競爭,原本自己的老客戶,也開始紛紛購買華為的產品。
除此之外,華為在鄭寶用統籌全局的同時,派李一男開始對c08 10000門交換機進行預言和熱身,而這款交換機一台機器可以容納1萬名用戶,俗稱萬門機,而在過去,隻有外國的幾家通訊巨頭才有技術實力製作萬門機,華為無疑已經走到了通訊產業的前麵,而這也給了中興電子很大的壓力。
不過無論中興電子和華為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競爭狀態,段雲都是受益最大的第三方,按照段雲之前和兩家簽訂的合同,無論是他們數控交換機,還是留言電話機,使用的都是天音集團生產的芯片,而且段雲也掌握的兩家自研芯片的相關技術,這也使了段雲完成了當初的設想,逐步成為深圳最有影響力的幾家科技公司的上遊供貨商。
不過接下來,段雲還需要聯係這幾家企業,實現一個更大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