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也不數數麼?”李芸母親說道。
“我信不過彆人,還信不過阿姨您麼?”段雲聞言笑了笑,接著說道:“現在生意這麼好,全憑阿姨您幫忙呢,等以後生意做大了,一定要給您送個大紅包!”
“咯咯。”李芸母親聞言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對段雲說道:“你這孩子嘴甜又會來事,難怪你叔他總是誇你小子是個人才,將來能成氣候!”
“阿姨您和叔叔太看的起我了,我這也就賺點小錢混口飯吃而已。”段雲笑著說道。
“行了,不扯沒用的了,回頭記得把這事辦了,平時中午晚上他們家裡應該都有人,你直接過去就行了。”李芸母親安頓道。
“成!”
“那我走了。”李芸母親說完,轉身離開了一車間門口。
段雲這個時候才從口袋掏出那個紙包,數了一下李芸母親送來的錢。
一百八十塊,三個天線的價格。
在段雲看來,自己做的八木天線在李芸母親的宣傳下,已經有了口碑發酵的苗頭。
說實話,這麼快就能一天接到三部天線的生意,是大大出乎段雲最初的意料的。
要知道,如今工廠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公司也就三四十塊,七十塊的價格幾乎相當於他們兩個月的工資。
用兩個月的工資購買一個天線,在後世人看來簡直就是一件扯淡的事情,但在當前,其實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如果光看廠子普通職工的工資的話,如此高價格買一個天線確實另人有些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廠子裡隱形的有錢家庭還是不少的。
廠裡的雙職工,八級的老技師,中高層領導,這些家庭的收入在當下這個年代都算是高的,一個月下來能有一百多兩百多的家庭收入並不算稀罕的事情,而且能買的起電視的家庭經濟條件肯定也是不錯的。
另外就是改革開放後,國內普通人的人心相比六七十年代也浮躁了不少,為了攀比和麵子,拿出積攢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錢買貴重商品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如同後世有的人賣腎也要買蘋果手機一樣,這年頭喇叭褲,蛤蟆鏡,鳳凰大二八等緊俏貨同樣是炫富神器,電視機最好進口的,手表則最為流行梅花牌子的,有很多有自行車的人不一定買得起一塊梅花手表,如果擁有那絕對是要天天把他給露出來的,恨不得把衣服上的半個袖子也給剪掉!
所以有很多消費品,從來就不是給理性的人準備的……
段雲的天線雖然定價很高,但實用性很強,和彆家同樣的電視,卻能多收到好幾個清晰的頻道,這足以讓其他有電視的家庭感到極大的心裡不平衡。
另外段雲的天線聲稱用的是進口電子元件,用戶說出去也是一件有麵子的事情,再加上李芸母親賣力的宣傳和對這天線的吹捧,最終上鉤的人自然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