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雲則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然後把那塊今天剛剛收來的電路板裝入鐵盒放在桌子的抽屜裡。
對段雲而言,這塊芯片來之不易,他要好好想一個可以派上大用場的地方……
……
接下來的兩天,段雲日子過的相當忙碌。
周一下午,段雲去了一趟井師傅的家,看看他目前音箱做的如何了。
井誌遷家裡的房子雖然小,但樓下蓋的小房卻很大,裡麵放著各種木材和木工用具,顯然就是他平時乾木工活的地方。
段雲要求他按照自己的圖紙做一個高檔音箱出來,為此井誌遷也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由於大興地處北方,楊樹榆樹比較多,周邊山溝溝的各種數目也不少,但做的東西不同,挑選出合適的好木料也是有些講究的。
這次井誌遷選的榆木,這種木頭的花紋非常好看,但是缺點也不少,一來好開裂,二來好生蟲,三來疙疙瘩瘩太多。
做音箱自然是需要主乾的部分,對木料的處理上,井誌遷也有自己非常老道的經驗。
按照他的思路,剛砍下來的榆木按照箱子大小高度截成八到十多段不等長度,然後放到夥房陰乾。
因為榆木容易招蟲,火房堆柴火,小灶後頭自有嫋嫋煙霧升起,天天熏熏蟲子蟲卵就會被殺死。
火房放著陰乾大概要放個一年多,但好在井誌遷之前還有一些陰乾處理完的備用榆木料子。
陰好的木段從中間剖開,兩半,然後加工成木板,用砍倒一頭鑿,錘子丁丁當當又劈又敲,大概加工成個板狀了然後刨子刷刷打平,看起來就桌麵那麼平整之後仔細看看,木板上總會有連個蟲眼的,挑挑吧多眼的地方避開,劃一個大小合適的地方就可以用了。
然後大鋸呲呲給鋸開,這時候幾塊木板就可以拚成一個立體的長溜箱子了。
另外剛鋸好的木板裡麵還有一些油質和水分也需要逼出來,井誌遷用熱乎的草木灰覆蓋包裹木板,包好了上頭抓吧鬆針胡木枝點著,有草木灰的保護木板子不至於太燙燒著。這樣微火燙個六七天木板拿出來之後會微微表層發焦,撣掉木板上頭的灰,會顯露出一種深色的表麵。
而用來粘結板子的膠水用的不是普通的膠水,而是熬好的豬膘,熬好之後過幾天就凍成塊了。這個氣味有點臭,所以也蓋紙放到草木灰裡頭在菜窖裡放著,可以使喚好幾年。用的時候敲下塊隔水熬個4個小時後趁熱放可使用。
最後音箱的開孔打磨和刷清漆也有一些講究,這都是做出一個精良耐用的音箱必須的步驟。
相比來說,先前井師傅給段雲做的那個簡單的木質音箱其實就是個偷工減料的次等品,要不是段雲給他開出如此高的工資,井誌遷也不會如此上心的做這麼高級的音箱。
段雲了解到井誌遷製作音箱的程序後,內心也是暗暗驚訝,他沒想到一個看起來簡單的音箱製作起來居然如此的複雜,好在井師傅多年來存下了不少的材料,所以隻需要進行一番加工就可以了。
而就在井師傅精心製作音箱外殼的同時,段雲也再次對音響的電路進行了優化,另外還通過李菜頭買到了兩個十的大喇叭,第一台低音炮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