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段雲領著趙學武,前往深圳的各家工廠參觀。
和之前一樣,深圳的很多大廠是不歡迎段雲這樣的私企老板參觀,反倒是一些小企業對段也很熱情,尤其是得知段雲是天音電子廠的經理後,對他表現的是非常熱情,除了參觀,還要把他留下來一起吃飯。
事情是明擺著的,像段雲這樣的電子廠,在大廠的主管眼中,你和要飯的沒什麼區彆,而在一些小工廠麵前,天音電子有自己的品牌,銷售量也非常不錯,對於這些沒什麼技術含量規模也比較小,靠三來一補賺錢的中小私營企業,段雲儼然就是一尊財神。
至於那些香港合資企業和外國獨資企業,段雲更是連門都進不去,就連門口的保安看到段雲的時候,都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裡。
通過這幾天的考察,段雲和趙學武才越發的感覺到深圳電子廠工業發展非常不均衡,既有能達到國際水準的合資以及日本獨資企業,也有還用著五六十年代老舊設備機器的小作坊,從整體規模上來看,深圳有超過1000家的電子企業,但實際上真正有規模,有技術,有實力的,也隻有那麼十幾家企業而已,而且中外合資企業和日本獨資企業始終是站在深圳電子業技術的最尖端的,其他的企業隻能跟在這些龍頭企業後麵喝湯。
深圳對於電子工業區企業的要求原則上是以出口外銷為主,但對確實提供了先進技術,先進管理方法,以及使用國內原材料元器件為主的產品,以及屬於我國急需大批量進口的短缺產品,經過批準也可以有較大比例的內銷。
另外一般企業的所得稅為15%,但如果投資額在500萬美元以上,或者技術先進,資金周轉期較長的某些項目還能給予特彆優惠,而目前中外合資企業以及日本獨資企業都能達到這一優惠條件,所以他們稅率是非常低的,隻有8%~10%左右,光是在稅務上的優惠政策,就是國內企業隻能羨慕他。
所以說段雲電子廠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很好,沒有多少優勢,而且競爭也很大。
到了周五的時候,段雲接到了王石公司打來的電話,電話中王石告訴段雲,日本本莊株式會社的代表將會來到國內,與他洽談購買錄音機生產線的事情。
很明顯,段雲這次賭對了,本莊株式會社確實急於出手他的那條淘汰生產線,這樣也能騰出車間裡的地方,安裝他們的新型生產線。
很快,香港外貿公司那邊派來了翻譯,而本莊株式會社的談判代表,也於周日的下午來到了廣州,談判的地點則定在了廣州的白雲賓館。
此時的深圳還並沒有像樣的酒店,號稱深圳第1家五星酒店的上海賓館目前還在建設中,並沒有正式開業,所以日方的談判人員最終把談判地點定在了他們在廣州下榻的白雲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