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技術差距(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170 字 2024-03-24

日本一個新品的磁帶隨身聽在國內售價起碼是在1000多元人民幣左右,而段雲說拆解就拆解,這顯得有些太過奢侈。

但是搞技術研究就是這樣,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之前研究所趙學武他們已經拆卸了十幾種的國產新品錄音機,想學習彆人的技術,那是要交學費的。

段雲買到的這台隨身聽是索尼公司在去年年底新出品的 Walkman磁帶播放機,這種新品第1批產品僅僅是單放機,後麵幾批產品則增加了錄音功能,個頭也越來越小。

而段雲手中的這台索尼隨身聽僅僅是單放機,黑色的鋁合金外殼,質感非常的好,在這個年代絕對是充滿科技感的產品。

用螺絲刀輕輕的拆開外殼,裡麵的機械部分和電路部分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卻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結構相當緊湊,幾乎是完美的利用了每一寸的空間。

其實段雲在以前年輕的時候,也參加過一台國產隨身聽,那台隨身聽是在他90年代末期買的,花了他整整一個月的早餐錢。

不過那台國產隨身聽給段雲帶來的印象並不算好,非常的費電,兩節電池最多隻能聽三個小時,而且雜音比較大,音質效果非常一般。

幾年後這台隨身聽出了一點問題,段雲想自己試著看看能否修理,但是打開塑料外殼後,發現裡麵的電路板和構造非常粗糙,零部件基本都是手工焊接成的,焊錫的焊點有些斑駁,就像是一坨坨雞屎糊在上麵一樣。

而這台日本隨身聽內部電路板焊接則非常漂亮,焊接點光亮而均勻,顯然應該是機器焊接的,而且整個電路板集成化程度非常高,上麵采用了很多的集成芯片,包括功放芯片,電控芯片,紅外傳感器和狀態開關,以及電磁鐵控製機芯,這些芯片和零部件都是目前國內無法生產的。

其實索尼的這個型號隨身聽屬於第3代產品,在設計功能和產品性能方麵,在全球都是領先的。

段雲如果將來想從製作錄音機轉向生產隨身聽,需要解決很多技術上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條:

首先是采用新型的微小型元器件和新型集成電路,這樣可以極大的縮小電路板的麵積。

其次就是改進結構,儘可能減少機械零件,使每一個零件多功能化,例如以卡帶主軸為按鍵,用卷帶軸間鎖定磁帶盒,電機直接驅動的。

然後就是采用組裝新工藝,比如日本的產品采用所謂的rhc(無線電,高密度電路)工藝組裝隨身聽,采用厚膜電路,多層陶瓷電容器網絡,三維的組裝在印刷電路板上。

最後就是采用低壓供電,由於減少了傳動機構,所以可以采用低壓驅動係統,一般用三伏電源,有的也隻需要一節小電池,即1.5伏電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