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還沒有百元大鈔,180萬元現金擺放在大廳中間,堆積起了一個足有一人高的鈔票金字塔,場麵顯得非常震撼,儼然有一種進入了銀行金庫的感覺。
作為一個私企老板,段雲以前從來不敢在金錢方麵如此的高調,但是這一次卻破了例,而他這樣做,也是有自己用意的。
做科技公司的不能太摳,否則的話招不來會下蛋的金鳳凰,在80年代末這個全民“向錢看,向厚看”的時代,段雲這麼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向國人發出一個信號,搞技術的人同樣可以像做生意的人那樣發財致富。
國內也有很多技術大能靠著創業成立自己的公司發財賺大錢的,然而這種人少之又少,懂技術的人未必懂經營,而懂經營的人有沒有多少懂技術的,現實情況是大部分技術上的高手他們不善於與人交際合作生意,這也就意味著很難創業成功,老老實實找一家企業打工,是絕大多數技術人員的最終歸宿。
良禽擇木而棲,人才市場始終遵循這條千古不變的規律,早幾年在國人看來,合資企業是最能賺錢的,誰要是能在合資企業找到工作,是一件既有麵子又有裡子的事。
其次就是大型國有企業,包括一些經濟效益好的央企,也同樣是國內精英人才的首選就業單位,央企的名頭加上各種福利不錯的鐵飯碗,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最青睞的崗位。
私營企業很早以前就處於整個人才市場的最下遊,彆人挑挑揀揀剩下的人才有可能進入私人企業,而且前提是私營企業工資待遇方麵不能低,哪怕有時候隻高一倍的工資,那些畢業生也更願意去收入低的國企,畢竟國企有鐵飯碗的優勢。
段雲這次這麼做,就是為了打破國人的這種認知,一方麵在展現自己企業的實力和肌肉,另一方麵就是給國人傳出這樣一個信號,技術人才加盟天音集團,是可以發財致富的。
而且為了提高宣傳效果,這次慶功典禮上,他還邀請了深圳和廣州10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讓他們免費就餐的同時,還贈送了他們一些小禮物,為的就是將今天的事情當做新聞素材,發表的報紙,雜誌上。
“……今天對於我們天音集團來說,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在咱們研發中心全體人員不懈的努力之下,由咱們天音集團自主研發的NAND閃存芯片試生產成功,這標誌著咱們天音集團在芯片產業領域,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在這裡,我代表我個人以及公司的全體領導層,像咱們研發中心參與這事芯片項目的全體成員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段雲做出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開場白之後,馬上就開始了頒獎儀式,所有項目組的職工挨個上台,每人領取了2萬元的獎金。
而壓軸上台的黃令儀和蔣明煒兩人,段雲親自給兩人頒發了每人10萬元的獎金,另外還有一輛桑塔納轎車的車鑰匙,這一刻,現場頓時掀起了一陣**,掌聲和歡呼聲雷動,場麵非常的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