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3542 字 2024-03-26

目前整個寶安科技區規劃範圍是1200畝地,這其中有200畝地歸段雲個人所有,剩下的1000畝地還在開發之中。

整個寶安區科技園是分成3期建設的,第1期包括海灣公路,海堤,以及天音研發中心三部分組成,到今年年底的時候,將會完成第2期的開發,到時候會分成6個區域,30多個建築,可以接納20多家企業在這裡入駐。

前兩期開發資金主要由天音集團負責投入,至於說第3期工程,還要看前兩期的工程完成後,企業的入駐情況來定,如果有更多的企業願意來關外開辦研發中心,那麼深圳市政府這邊就會開始規劃第3期的工程。

考慮到關外的治安問題比較複雜,深圳市政府也和當地的武裝部協商,在這裡安排了一支武警中隊駐守,並將這片區域化為了免稅區,為的就是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入駐。

其實在90年代初,中國內地並沒有多少名副其實的高科技企業,很多所謂的科技企業無非就是引進消化了一些國外的技術,然後進行一些本土化改進,靠著國家的稅收保護政策占據國內的市場,在國際上根本不具備任何的競爭力。

不過正如那句老話所說,羅馬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從最初的吸收消化,企業得以在國內站穩腳跟獲得利潤後,一些有潛力的企業逐步會被孕育成真正的科技企業,並最終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這次來寶安區科技園參觀,史玉柱見識了段雲的“慷慨”,段雲直接給了史玉柱1座3層辦公樓三年的免費使用權,同時還免除了他一切的水電費用,這也讓史玉柱的創業成本大大降低。

事實上,在前世的時候,珠海政府為了招攬史玉柱來當地辦公室,花費的本錢要比段雲高的多。

1993年,當時珠海市政府為了扶持巨人集團,先後兩次批給其約4萬平方米的土地,125元/平方米的低價幾乎等於白送。

隻不過當時的史玉柱在“典型”意識的推動下,將巨人大廈的規劃從38層不斷“加高”到70層,要建全國最高的樓宇。

70層樓所需建設資金約12億元,當時手中隻有1億元現金的史玉柱將賭注押在了賣樓花上。

而正是在1994年巨人大廈開始賣樓花時,政府開始對過熱的經濟進行宏觀調控,賣“樓花”受到一定限製。

1996年,已投入3億多元的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成為“中國首負”!

不過後來的史玉柱還是憑借天才般的商業手段,最終逆轉翻身,也成為了商界的一段傳奇。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商業和技術天才,對於目前為了拉他入夥所付出的代價並不算高,因為就憑史玉柱的能力,將來段雲肯定能夠從他身上連本帶利賺回來,而且是大賺特賺。

“以後你還有什麼需求儘管開口,能幫得上忙的我肯定幫忙。”帶領史玉柱參觀完整個園區之後,段雲微笑著說道。

“段總,我真的太感謝了你了……”此時的史玉柱有些激動,隻聽他接著說道:“您放心,我以後肯定會把公司辦好,不辜負您的期待。”

“咱們男人可要說話算數,有些機會隻要你錯過一次,以後想要再翻身可就難了。”段雲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