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曆史路口(1 / 2)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2921 字 2024-03-26

進入7月份,天音集團已經拿到了3000多萬美元的訂單,另外還有2,400萬美元的專利授權費用,僅僅一個月時間,總共就取得了5000多萬美元的外貿訂單,這個數字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的。

要知道,自從段雲和東芝公司合資成立這個芯片廠之後,將近三年的時間總獲利才達到6000多萬美元,而現在一個月就相當於過去三年的訂單總額,這可以說是取得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商業成功。

其實段雲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一方麵是因為NAND閃存芯片性能確實出色,自從上一代閃存芯片被應用到IBM電腦上了之後,因為價格合理,對PC的整體性能提升非常明顯,所以第2代的NAND閃存芯片已經成為了全球大部分電腦的標配,尤其是一些歐洲國家的電腦,也可緊跟美國PC產業的步伐,和天音集團建立了業務關係。

另外一方麵,段雲也可以說是國際競爭的幸運兒,其實一直以來,日本的儲存芯片都處在全球霸主的地位,然而由於日本搶了美國人的生意,被強力打壓,廣島協議之後,日元兌美元快速上升,這也使得日本的出口受到了重挫,除此之外,美國還對日本的芯片進行了反傾銷製裁,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本儲存芯片的競爭能力。

還有就是在更高的層麵上,美國開始刻意的扶持韓國半導體產業,將部分資金和技術轉移到韓國,使其在短期內,就得到了迅速的成長,尤其是在中低端芯片,已經完成了對日本企業的趕超。

其實哪怕到90年代後期,日本的儲存芯片依然是世界上質量最高的,但是日本芯片產業的最終沒落,其實也是因為它質量太好的原因。

日本是一個縱向型的國家,就是認準了一條產業發展道路後,就把這條道路執行到極致,從來沒有想過橫向發展戰略,就比如在儲存芯片領域,世界芯片的發展趨勢逐步向快消品靠攏,一個電子產品使用的壽命大概在5年左右,而日本芯片仍然嚴格執行25年的使用標準,這就使得成本高了很多,加上日元的升值,逐漸在市場上失去了競爭力。

當年韓國的芯片成品率隻有80%左右,日本的儲存芯片合格率在最高的時候卻可以達到98%,相差還是比較懸殊的,然而韓國的芯芯片質量雖然遠不如日本,但是因為價格低廉,適應了市場需求,所以最終取代日本,成為世界儲存芯片的霸主。

段雲是不會走日本人的老路的,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價格和質量方麵取得一個平衡,尤其是價格方麵,作為一家中國內地的企業,麵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產品價格才是最簡單直接的競爭手段。

短時間內接到大量訂單,產能成了擺在段雲麵前的一個問題。

目前天音集團一年的芯片產量在1.2億到1.5億片,這已經是一天24小時滿負荷運行,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低端芯片,主要用於學習機和複讀機,至於從阿斯麥購買到的4台光刻機,段雲利用從電子工業部提供的相關國產設備建成了兩條新的生產線,因為初代版本的NAND閃存芯片工藝要複雜一些,所以產能還不足以滿足目前接到的訂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