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倆人一起進入了車間參觀。
沈陽金杯130貨車的廠房還是非常大的,然而看到裡麵的生產情況後,段雲卻不禁皺起了眉頭。
原來,這裡的廠房通風和采光並不好,整個車間的地麵上,似乎都沾了一層厚厚的油汙,偌大的車間隻有幾十號工人正在忙碌,大部分都在進行組裝和焊接,段雲甚至還看到其中一個工人正在角落裡一邊焊接一邊抽著煙,神情相當的愜意。
僅僅就是幾點細節,段雲就能看出這個工廠目前的管理製度實在太過寬鬆,這種情況在段雲的公司裡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便以前在大興的紅星齒輪廠的時候,管理也要遠比這裡嚴格的多。
“現在廠裡資金情況緊張,工人們士氣不高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似乎看出了段雲的疑慮,走在他旁邊的趙希友連忙解釋道。
“額……”聽到這裡,段雲才能反應過來。
很明顯,三個月不給工人發工資,放在哪個工人身上也不會高興的,能天天保證來工廠上班,已經算是給領導很大的麵子了,對於這種情況,身為廠長的趙希友也沒法管理,畢竟是理虧的事情,而且國企的工人你又不能開除,所以有時候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不光是國企,私企同樣也如此,領導沒錢,放屁都不響,你連一口飯都不給工人吃,還能指望他們能怎樣給你拚命乾活?
“現在你們廠這邊的一天能生產多少台130貨車?”段雲問道。
“一天一輛到兩輛左右……”說到這裡的時候,趙希友臉上露出了幾分苦澀,隻停的接著說道:“本來我們的產能一天生產四五輛沒問題,但現在供貨商的錢我們都已經拖欠兩三個月了,庫存的那些零部件也就夠維持目前的產能……”
“你們就一直沒有想著研發一些新產品出來?”段雲問道。
段雲也是汽車這方麵的專家,他一眼就看出,目前金杯汽車廠生產的130小貨車技術還停留在70年代中後期的水平,有些部件明顯是小作坊做出來的,包括車身外殼,都是手工敲打出來的,這和現代化的汽車生產車間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生產效率低,而且質量也差很多,隻能靠著價格上的優勢獲得一些市場銷量。
而自從國家引進了3萬多輛五十鈴小貨車之後,加上北京汽車廠技術升級,逐步停產130小貨車,轉而生產技術更好,性能更優越的136小貨車,這也導致沈陽金杯汽車廠在傳統的項目上徹底失去了競爭優勢,一年的銷售量越來越少,甚至一天還賣不出一輛車,如果不是國營企業有補貼,恐怕早就虧的連褲衩都不剩了。
“你們在海獅項目上到底虧了多少?”段雲問道。
“老本都快虧光了,誰能想到日元的外彙牌價現在變得這麼高,這還是市裡麵給了我們一些補貼,不然的話,我們早就有些撐不住了。”趙希友臉上閃過一抹無奈,接著說道:“我們和日本豐田簽的合同,都是用日元結算的,如果現在結束海獅麵包車項目,就要麵臨巨額的賠款,之前我也去日本和豐田高管協商過,希望能夠減少采購量,但人家根本不同意,我磨破嘴皮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