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非姑娘並不知道令堂與我父的淵源?”
“啥淵源?前男友?”王怡真是聽說,當年自己親娘好多追求者的,那多試用幾個……好像也說得通,是不是分手的時候撕了一本書,約定有朝一日再見,才可將兩書合一?
“咳咳……”楊顯忠沒喝茶,也嗆得不輕快,這信口開河、疑車無據的段子,就是市井中的大媽也不敢隨口說啊,這還是伯府的小姐呢。“絕無此事。”楊顯忠先堅定否認,然後才開始說起了當年兩家的先輩,也就是肖婉兒與楊父的淵源。肖楊兩個人的淵源就是……你是一個好人古代版。
彆說前任了,兩個人連朋友都算不上。
故事的開頭其實挺美好也很俗套,窮書生進京趕考,路上財物被盜餓暈路邊,富家才女路過順手救了一下,給衣給食打氣鼓勵。窮書生暗生傾慕之生,富家女則……身後一堆的追求者。
那時候肖婉兒已經名動京中,追求者中長得帥的、富的流油的、身份高貴的、身份高貴富的流油還長得帥的,一堆一堆的,而且因為追求者太多,已經開始有點走交際花路線了,名聲又不太好,所以肖婉兒當時救個男人就跟救隻小貓一樣簡單,根本沒往心裡去。
但是楊顯忠的父親楊儘仁對救命恩人上了心,他覺得救命恩人看不上自己一定是自己要嘛沒嘛,於是下定了決心,若能中舉就去表白,後來中舉了,可是肖婉兒那時候都傳出來有可能要做皇妃了,一個新進的舉人怎麼可能入得她眼,楊儘仁的表白被拒了。
當然,其實兩個人心裡都有數,表白被拒並不是一邊是皇妃之位,一邊是舉人之妻這種根本沒法比的砝碼,而是肖婉兒就從來沒有將楊儘仁看在過眼中,所以楊儘仁明知道她心裡沒有自己,還是時不時的表白啊、約飯啊、請看星星啊、遞情詩啊,被拒多少次都不氣餒。
這麼說吧,在肖婉兒要當皇妃的流言傳的四麵八方都是的情況下,楊儘仁是唯一一個堅持追求的,因為他大膽斷定肖婉兒不會去做皇妃。
“當時的皇後紀氏出身閩南大族,皇貴妃李氏出身宋國公府,後宮出現兩虎相爭之勢,紀皇後家勢大,可是離得遠,李貴妃勢弱,可是人脈多,當時李貴妃處處壓紀皇後一頭,這個時候肖夫人若進宮,必然會得聖上喜愛,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定被卷入爭鬥,若親近紀皇後,則成為李貴妃眼中釘,若跟李貴妃,則會被紀皇後優先撲滅,聖上愛才女美人,卻不一定希望自己看中的人卷入這種爭鬥,反而不如肖夫人當時那種超脫的身份,以詩會友反而沒這麼多麻煩,所以當時流言隻是流言,但最主要的是父親認為肖夫人的性子太張揚,不可能喜歡拘束又沉悶的後宮,所以他覺得,在這種流言四起的時候,努力追求一定會有極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