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串連線索(1 / 2)

() 這玩意還要推廣?你知道做一支多麼麻煩嗎?王怡真心裡吐槽了兩句,才問道:“江湖上能工巧匠多了,誰知道是誰無聊起來做了這種東西,既然做了就會外賣,想查來曆幾乎是不可能的,我隻能告訴你,這不是普通人會用的東西,你來問我,我是並不曾見過的。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這竹筒怎麼了?很重要嗎?”

“我想說的是,這種安全改良筒不是第一次出現。”楊顯忠說道:“前兩天古琅軒失火一案,犯人已經拿住,根據其供認,案情也有了新的進展,其中就在火災現場找到了這件用品,而更早之前……大約十三年前,京城還有一家武館失火,也有它的出現。在這之外,也許有彆的案子也是用這種安全改良筒犯案,可是卻並沒有留下證據,你可知道這其中有什麼關聯?”

十三年前……王怡真聽著楊顯忠的話,緊緊一握拳,手心差點被自己的指甲掐破,忙又放了拳。她現在對這個數字特彆敏感,13年前可不就是肖婉兒遺物失蹤的那段時間,楊顯忠同她的交集起源於古琅軒案,並因為肖婉兒遺物而合作,他說的兩案層疊當然就一定是這兩個案子。

13年前一家武館失火,13年前,王老管家找了一家武館幫著運遺物,後來那家武館平安運到,結了帳款,可是當有人想追查那遺物送至何處時,卻找不到這家武館了,因為武館關門,門徒四散,遺物的線索,就此斷掉。

“是那家武館?”王怡真大驚,原來它是因為一場大火才會關門四散的?

“行健武館,說是一家武館,其實有些不太安分,同一區域同他不對付的館子不少,有一天失火,判定人為縱火,抓了幾個對頭武館的人,但因為火中無人傷亡,又沒有證據是誰縱火,所以便當作私怨結了案。”楊顯忠說道。“判定人為縱火,就是靠的這支竹筒。”

王怡真便明白了,說是武館,其實有些黑社會性質,打架鬥毆占地盤收保護費,火拚起來燒殺搶都是常有的事。有了竹筒,就說明有人向屋中吹迷藥,蓄意傷人,可是都到了蓄意傷人的地步了,竟然還無人傷亡,王怡真隻覺得京城的黑幫是真甜。

“那麼古琅軒殺人縱火案呢?”王怡真又問道:“同這行健武館有什麼關係?”

“沒有關係。”楊顯忠說道:“兩案相疊,唯一的交集就是這竹筒。”

“……”就算這竹筒改良過,特彆安全,那也不至於在黑市上買不到嗎?這算什麼交集?

楊顯忠沒有說,但點了點頭,這玩意在黑市上當然是買不到的。

說起來當時這竹筒的出現還引起了一陣轟動,大理寺人人都來看這發明。因為一般來說竹筒吹藥很常見,吹不好把自己玩倒的笨賊也有,但若是有心作害,多練幾次就行了,真是第一次見有人這麼無聊,改良這玩意的,還把好好一個多用器具改良成了一次性的,這算什麼?新手專用裝?安全豪華升級裝?這種東西竟然有人改良,已經夠讓人笑掉大牙的了,若還有人花錢來買,那就真的是腦子有病了。隔了好多年都還有人將這事拿出來當玩笑說,所以楊顯忠就一下子串起來了這兩件事。實在是這十多年來,會用這種一次性竹筒的案子,隻有這兩件。

“這竹筒改良的極精致,除了這兩個案子,更沒有在彆處見過。”楊顯忠說。“我猜這是極少數人無聊至極才會的一種改良製作,那至少可以說明一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