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四個人裡麵不是還有兩個是太子府的侍衛嗎?太子府的守門的侍衛,又不會有什麼高貴出身,太子出事,這些侍衛要全員陪葬,太子平安,死掉的人還能算是殉職,家人受賞,弟妹升職,在這種生死關頭,侍衛又怎麼樣?跟家生的奴才差很多嗎?認下殺人罪名對他們這些人來說,不也就是主子一句話的事嗎?
太子妃的腦洞,可以說是將所有的人都討好了,扔一個侍衛出去,犧牲一個人,拯救好幾個家庭啊。這語言組織能力和說服力,簡直稱之為藝術。比起王怡真全程上竄下跳的四處點火看熱鬨來,人家這壓軸出場不緊不慢一語震全場,才是高明啊。
也就是說,過了今天,不管真凶是誰,殺人的,受冤的,都心裡有數,承了太子府一份情,太子妃這一手……可真是賢內助啊。
到了這一步,王怡真也清楚,在同樣都是腦洞的情況下,很明顯,太子妃的推論更讓人信服,更讓人有好感,也更容易找出所謂的“證據”。
王怡真看向了太子府的兩個侍衛。而同時,其它人的眼神也看向了他們。
是的,太子妃一語驚醒夢中人,隻要有一個人站出來,承認凶手就可以結案了……
曉妝是個二八少女,這四個人之中,管家中年油膩,車夫位卑人賤,雖然人在李家,但都不是良配。而侍衛年輕英俊,前途這大好,在太子近身常與李家來往,無如意外,中獎者就要從這兩個人中決勝負了。太子妃既然都將話說到了這一步,那就是說,這兩個人侍衛裡,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有一個出來,認領了曉妝這一屍體兩命。
兩個侍衛的臉色,也同樣是慘白一片。你眼望我眼,兩個人對視,竟然沒有人開口,看來都想著等對方犧牲小我,成全大家呢。
丹陽郡主慘笑了一聲,罵道:“李棠棠,你家的奴才還沒有串好口供呢。”丹陽郡主也已經明白,大勢已去,今天要是就這樣用侍衛的命來結案,她再不能就永明縣主的死,在明麵上鬨事。可是就算她想私下裡報仇,都不知道該去找誰,除非她有本事將今天涉案的公府侯府太子府全推倒,來個錯殺一萬不放過一個,但很明顯,她沒這個本事。
太子妃也沒有想到兩個侍衛如此貪生怕死。“咳”了一聲,怒道:“還不肯承認嗎?到底是誰?”
王怡真卻突然笑了。“太子妃講的故事合情合理,他們都在等對方承認殺人呢?”
太子妃皺了眉頭。
也就是說,如果兩個侍衛信了太子妃的話,那麼他們就都沒有殺人,所以在等對方的承認。如果他們沒有信太子妃的話,那麼他們就都不是凶手,沒串好供,才遲遲不肯認罪,畢竟,這世上沒有誰會願意隨便的犧牲自己的命來成全彆人。如果今天太子府隻有一個侍衛站在這裡,說不定太子妃話音一落就自動認罪了,可是人選有兩個,那自然每個人都希望被選中的不是自己。
這可真是……太子妃完美的腦洞敗給了侍衛的人數……
太子妃的眼神便移到了其中一個侍衛身上,那侍衛更英俊,也更年輕,是那種讓小丫環心動的長相,並且看那一臉的稚嫩,就不是穩重之人,他的年紀,是很有可能受不住丫環的勾引,並一時激動,犯下殺人的大錯的。
那侍衛的眼睛收到了暗示,眼睛睜的滾圓,哆嗦著開口道:“是……”
“是他。”一個人大喊道。
眾人便都被他吸引了過去。
一看之下也是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