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平安忍不住在心裡將這位十年未見的叔叔罵了好幾遍,他看出來了,一開始以為王怡真借著拿下李管事來惡心太子妃,是他太單純了,王怡真根本就是借著惡心太子妃,其實主要目標就是審問他,隻怕王怡真一天找不到小五,是一天不會放他了。
吳平安哭喪著臉對王怡真說道:“王大小姐,我知道的叔叔的事,就這麼多了,再多也沒有了。我家知道了他的死訊會,這些年來都真的再也沒有聽過半點消息了。”唯一的交集就是清明上個香,這就不用說了吧?
線索在宋國公府,李奕誌同李管事可以拍著胸脯保證找人,至少還算有線索。他卻是沒這個本能拍胸脯,他連線索都沒有,不……他其實連王怡真口裡的那個“小五”是不是當年的叔叔吳長?都不知道,就看王怡真信不信了。
王怡真肯定是不信的。
太子妃給太子府選侍衛,那相當於是在太子身邊插自己的釘子,這麼重要的名額肯定有限。李管事的兒子是李家放籍的奴仆,李管事這親爹還在二房的管轄下,所以才能得信任,吳平安何德何能,也占這麼一個名額?吳平安說這10多年來再沒有聽說過小五,是有可能的,因為小五連親哥到死都沒有認,更何況侄子呢,可是他不認歸不認,對這唯二的血親卻沒有不管啊。當年的幾百兩“遺產”,還有如何侍衛的名額,小五應該是一直在暗中裡觀察和幫助吳平安一家,隻是他家不知道罷了。
那麼吳家裡有沒有什麼線索……可以相連上小五?
王怡真和傅衛東對視一眼,兩個人同時想到了一條線索,喊道:
“你爹死後你們是怎麼生活的?”
“你的江湖暗語誰教的?”
喊完再對視一眼,尷尬死了,原來思維根本不在一條線上,不過好處是一條線索變成了兩條。
王怡真從生活不易,養娃要錢的角度,考慮一下,吳家死了家裡的頂梁柱,按理說家裡應該會很困難,但吳平安不但平安長大,能入選太子近身侍衛,說明了禮儀教養都不算太差,文化水平也肯定有,說明吳家這些年還過得去,那麼背後會不會有人扶助他?
而傅衛東則更多的是從江湖的角度考慮。吳平安一個藥鋪管事的兒子,若說從小學藥也就算了……他之前卻能看懂傅衛東打給王怡真的手勢,這些江湖上的暗語,那就跟數學一樣,沒人教就真不會,那麼教他暗語的人,是不是就是小五或相關的人呢?
這兩個思路延伸出來的兩個線索,隻要能逮住一條,便又可以抓到小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