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奕年就算是不認罪,名聲也已經全完了,光是他借著太子的名頭,打算騙人賣女的事,就跟他之前溫和善良人設全不相符。更何況這些事情往深裡麵查,人證還不少,雖然太子府的婆子當時來去並沒有人看見,可是李言義做為當事人之一,卻能講出那婆子的模樣、身著、還有李言義母親,能講中間幾次傳話的過程,她一個放了籍的婆子,想見李奕年,還是需要國公府中不少人通傳的,哪一次找李言義,通過的門房、小廝,什麼時間什麼時辰,是傳口信還是書信還是李奕年親自出來見,傳的口信說了什麼,書信寫了什麼,她都還能說出來,甚至有幾封信,她還收著,因為那時候隻當是個風流事,並沒有想到後麵要殺人,因此也沒銷毀。其母留有物證,而舉出來的那些人,也都被大理寺提了來,一頓威脅,也有出來做證的。
可兒父母找鄰裡,暗示莫家想結親的事,也有鄉親能證明。
果然是行家出手,比之王怡真的腦洞,大理寺這會要人證有人證,要物證有物證。如今這案子竟然是就擼順了。李奕年認識可兒、並計謀騙婚、還找人引誘騙奸,都已經板上釘釘。隻不過,其殺可兒之時,到底是月黑風高,這一段,就沒有人可以做見證了,想定李奕年的罪,還有些難。
可誰想到的是……李奕年應了。
這一來不隻是王怡真,連著圍觀的小夥伴們都驚了……
大理寺卿楊儘仁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沒忍住多問了一句。“李大公子,您再說一次,是你?還是不是你?”
會不會他年紀太大,耳朵漏風,把“不是我”,漏了那個“不”字?
“是我。”李奕年垂著頭,沉著臉說道:“是我,是我殺的她,我真的很喜歡可兒,她……她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孩子,又美麗、又樂觀、陽光,跟我是正相反的性子,她於我眼中,就如同一束光,照進我了陰暗的人生,我做這一切……我也知道有些過於不擇手段,但我也隻是想得到她。”
滿院嘩然。
要知道今天來念園的人證,可是永明公事那一天的全員啊,也就是說,在場有官身的,最差都在四品,全是有資格上殿下的人家的家眷啊,李奕年……竟然就這麼認了?宋國公府也隨她?
王怡真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不是說大戶人家說話,一句都好幾個意思,能拐著說的絕不直著說?怎麼她見的人都如此爽利?能承認的殺人絕不推諉?
李奕年不僅就此認了他殺了可兒的事情,甚至連著冠軍園之事,都一起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