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的位置,就跟電梯一樓是的,每個人出來進去都會路過,卻很少有人能意識到自己使用了它。
因為它隻有在開和關的時候,有存在感。
梅妃不是朝陽宮中,但她隻要路過朝陽宮,就可以將信留在宮門上,那打掃的宮人早上起來開門,隻一摸就知道是否有留信。
而宮門,一般最顯眼的就是除了門釘,就是門環。
門釘當然不可能,雖然說最危險的地方一般最安全,可是要在哪個釘上鑽個洞,也有點太顯眼,那就一定是門環,門環的結構也複雜,花紋花樣也多,若真從邊側開個小洞,那當真是很難看出來的。
呂才人一下子站了起來:“那……那我們還等什麼?”走著啊,放信去啊。
“走著是要走著的,但要等太子妃放過了信,還要等她們先一步離開。”王怡真說道。“所以在這之前,你得跟我們去見太子同太子妃,好好說說當天的事情。”
太子妃丟了印章,一定會給梅妃留信,讓她不要再聽印章指揮,所以她們放信,必然是要在太子妃之後,要不然太子妃放信的時候一摸,摸到她們的信,那就可樂了。而李蘭蘭是太子妃帶進宮的,必定隨侍在側,也就是說,這放信的人一定得是呂才人,趁著太子妃前腳走,還未有人後腳拿到信,將信給換了。
這樣就需要呂才人一直在朝陽宮,太子妃走的時候,她都得在場。
而同樣的,李蘭蘭今天打著打聽消息的名義到此,還說了這半天的話,那麼便一定要帶回些確切的消息,來向太子證明她這妾室有用處,以後才能找機會再來宮中。
那麼兩相結合,就好的辦法就是將呂才人直接帶到太子麵子去,一則請罪,二則讓太子妃直接審問,三來大約無人能想到,李蘭蘭同呂才人早就勾結一處,於是呂才人親自去請罪,才能看出李蘭蘭的本事來。
“可是……我真的不明道那天太子身上發生的事情啊?”呂才人苦惱道:“是我自己開門溜進去的,太子已經中了藥了,也是我沒能掙脫開來,後來暈倒也是……一時氣虛,再等到李良娣打開密室,也是我自己跑掉的,那時候宮人尋不到我,也不知道是哪個怕給了賢妃,說怕我出危險,賢妃派人來問,我為求自保……隻能半真半假的說在朝陽宮外見了人,我本以為……以為你們該將一切都打理好了呢?”
卻沒想到害的李蘭蘭,從官家媳變成了東宮良娣。
李蘭蘭搖了搖頭,表示這話題就此不要再提,她哭過了,也努力過了,王怡真甚至說過了假死的辦法,後來是自已選了走這條路,以後生死成敗,都不怪彆人。
王怡真則說道:“那不要緊,你發揮你的特色,一問三不知就行。隻說你同宮人走散,在朝陽宮前剪枝被打暈,後來醒過來就在朝陽宮側殿,不知道為什麼換了身衣服,發現門口有一閃而過的人影,你怕事就走了,便是了。”
呂才人聽了張了張嘴。這意思是讓她連同著太子發生過的事情,一起否認了?
不過隨即明白了過來,這樣做有好也有壞。好處是她裝沒事人一樣的去到太子妃麵前,先能惡心一把太子妃,再將自己搞乾淨,順便還可以裝出一副施恩於太子的模樣,畢竟,是她發現了危險並冒著危險上報朝陽宮的異常的啊,以後還可以光明正大的常找李蘭蘭了。壞處就是這樣李蘭蘭就沒有勸說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