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一起來學習(1 / 2)

王怡真這邊為著這些銀子激動的想在床上翻滾時,蓉蓉那邊說,海氏來了。王怡真才想起來,今天這位繼母同王元娘這位繼妹,也是辛苦了,光是憑著今天速氏借孟小樓的事情鬨事,海氏同王元娘幫她護住了人,這對母女對王怡真來說,也是有情有義了,王怡真想著,自己在人家這裡白吃白喝了這麼久,是不是也該分幾百兩給王元娘當添妝呢。

正想著,海氏進來了,“真姐兒,靖安郡主也帶著人來給你送添妝了。”說起來靖安郡主也算是貴人,可是海氏今天連三位王妃都接待下來了,如今看著麵容比之前平靜多了。一個“也”字,表示她已經有些習慣了。

而王怡真則表示,她今天見的可能不是啟聖帝,而是下凡的財神爺吧?

靖安郡主是帶著一群貴女們來的,其實有幾位如宜春郡主、南康縣主,之前打馬球時見過,也算是有交情的。其它的還有幾位不認識的,靖安郡主一一介紹,基本上不是哪位公主的女兒、就是哪位郡主的女兒、身份最低的一位也是位公主的外孫女,總之一群貴女,也是來替王怡真添妝的。

當然,添妝隻是借口,這群人也是來買東西的。

於是王怡真終於從靖安的口中,得知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啟聖帝在宮中,到底說了什麼。

原來是王怡真前腳剛走,後腳啟聖帝便對身邊的人感歎:王怡真肖母,有驚天之才。隻可惜世人都道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對女兒家束縛過深,王怡真空守著一身才能與母親的遺作,卻無法像當初的肖婉兒一般以才會友,皆是因為她長在鄉中,京裡朋友太少,也是因為京中女才不興,人才凋敝。

啟聖帝為此而又談了一下自己治國興才的理念。

說是少年強則國強,而女子興則文興。

因為一個家庭,生兒育女的責任多在女性的肩頭,一個家庭,是否和睦也要看女性的素質。

首先,一個女子若不學習,便沒有大局觀,隻會將精力投入到宅鬥之中,天天想著些銀錢首飾之事,隻考慮怎麼整治小妾通房,即浪費了自己的生命,又遠了丈夫的心。而一個不重視教育的母親,也無法正確的教育子女,即阻礙了子嗣的前途,又帶壞了家風家訓。女子不學習,便不懂知識,還談什麼禮數,沒有禮數還講什麼孝娣,不知孝娣,培養出的子女又怎麼會有為國為公之心。

總之,啟聖帝這個人,一向不太愛說話,雖然未登基前也算是戰功赫赫,可是做了皇帝,卻是比較保守的守成之君,不求大功、但求安穩。他一向少有什麼政治上的傾向於發言,但這一翻話卻說的慷慨激昴,不多時便流傳了出來。

而在這朝堂上不論是勳貴清貴們,大家做官首要就是懂得看聖上的臉色,摸清帝王的好惡,誰也沒想到啟聖帝見王怡真後,會說出這麼一翻話來。

總之,啟聖帝這翻話的中心思想就是:女性是需要學習的,有才能的女性一樣應該被人承認和崇敬。

連王怡真都沒有想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