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朱毅又好心給他弟弟解釋了失敗了原因。他是如何弄得人心儘失,使得柳文昭為其自己所用,最後揮揮手叫親兵把他押下去了。
宮變過後,老皇帝挨了一個多月才駕崩,臨走前下旨令貴妃陪葬,不過還是千叮嚀萬囑咐,要朱毅千萬留朱旭一命。
即便老皇帝不說,仁慈的朱毅也會留他唯一的手足一命。
太子登基第二日,對宮變護衛之人論功行賞。按理說,柳文昭也在受賞之列,不過楚墨硬是說饒了柳文昭一命已是陛下仁慈,受賞就不必了。他自己,則自請去了北疆漢胡雜居之地出任。
楚墨在北疆出任官員近十年,不僅將北疆各州治理得富裕繁華,而且多次對抗瓦刺大軍入侵,護衛邊疆有功。新帝登基開恩科,柳文昭參加武舉,奪得了武探花,自請於北疆鎮守,縱橫沙場近十年,頗有軍功。
新帝十年,皇帝下旨將北疆三郡太守柳謙調往京都,入內閣,協助張首輔進行全國範圍內人丁賦稅製度的改革。
新帝二十年,內閣首輔張公去世,次輔柳公謙繼任首輔,繼續張公未竟的事業,將製度改革推行貫徹落實到底。
新帝二十五年,皇帝朱毅去世,下詔令年僅十二歲的小太子即位。皇帝臨終留下遺旨,複柳公女子之身份,封平寧侯,加封其兄柳文昭為柳國公,複柳家被削之爵位,世襲罔替。
朱毅遺旨一宣布,便引得朝臣議論紛紛,百姓嚷嚷。先前便有人參奏過楚墨的身份問題,甚至有人要求楚墨在朝堂之上脫衣以驗明正身,可皆被朱毅以一己之力壓下。
而在內閣裡,楚墨起居如廁皆獨自一人,內閣臣子皆看在眼裡,可皇帝都不說什麼什麼,他們誰敢多言。
如今又不同,這一國首輔柳公居然是個女子,是先帝親口承認,這下禦史台可算抓到了事實證據,紛紛進言要小皇帝,和垂簾聽政的李太後廢除楚墨的首輔之位,治其欺君之罪。
楚墨得知這個消息時,剛從睡夢中醒來。她還未出去時,李太後就抱著小皇帝,率著宮中侍衛及進言的大臣趕到了內閣處理政務的文華閣。
李太後出身世家大族,與主張改革的楚墨一向不對付,這回好容易抓到楚墨的把柄,定要把她拉下台。
楚墨雖已過不惑之年,可依舊風采動人。麵對著浩浩蕩蕩的人群,楚墨沒一點兒慌張的模樣,對著眾人道:“你們誰敢動本閣?”
此言一出,氣勢凜凜,無一人敢出頭。
楚墨朝著小皇帝招了招手,小皇帝想起父皇臨終前的囑咐,立刻跑到了楚墨那一邊。楚墨拉著小皇帝,冷冷掃了李太後一眼,“太後,你終究也不是皇帝的生母,既然眼神如此不好,也不必聽政和撫育皇帝了。”
“來人,把太後送回宮,沒我的命令,不準出宮一步。”話說完,文華閣的侍衛立刻將李太後帶走了。
“李大人,您腦子糊塗了,也回家養著吧。”楚墨的目光落在了李太後的父親身上,沒有一絲波瀾。
他們一個個都以為朱毅是傻子嗎?若非朱毅授予她掌管宮禁之權,又怎敢在遺旨中挑明她的身份就算沒有朱毅,她獨掌內閣十數年,對付他們綽綽有餘。
李大人被帶走後,楚墨不輕不重地敲打著底下人,“先皇遺旨說,本官代行天子職權,你們得搞清楚,該向著哪頭。”
說完,楚墨便拉著小皇帝進文華閣了。
楚墨教養小皇帝到二十歲,待他可以獨擋一麵,選擇了才華品行皆不輸於自己的王樹做繼任者,辭官回鄉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她離開後,這個世界卻留下屬於她的傳奇佳話,她女扮男裝,考取狀元,不足三十之齡便入內閣為相,一生未曾婚嫁,為兩代帝王奉獻了一生。
柳謙和皇帝朱毅君臣相得的傳奇,朱毅對女相柳公超越皇權的信賴,更讓後人感到撲朔迷離,匪夷所思。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李涵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