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趴在家人身上吸血的懶漢12(1 / 2)

當村子裡第一聲雞鳴響起, 天邊才微微發白。劉父劉母都起來了,劉父去隔壁家找了劉大伯、劉小叔連同他們的幾個兒子。他們小聲商量了一會,各自回家收拾了一些雞蛋、菜乾、花生等放在籮筐裡,裡邊還放了兩把柴刀, 便往縣城出發。劉母去找了村長, 讓他幫忙出示二花的個人證明。

劉大伯這一群人是這麼想的——去一趟縣城不容易,耗時間耗精力。既然要去給侄女(堂姐、堂妹)出氣, 順帶著帶多點東西去縣城賣掉, 價格比集市的要高不少呢。回來時也正好在山上砍點乾柴回來, 真是一舉兩得!

劉楠也鬨著要去,劉父劉母怎麼可能拗得過他呢?隻能讓三花去學校幫他請假。劉父這話一說出來, 劉楠就把自行車的鑰匙遞過去, 催她趕緊騎車上學去。

三花也不等劉父反應過來,騎著自行車就跑了。

劉父心疼地在後頭追著喊:“三花, 你騎車騎慢點, 緩著點, 可彆把車給摔了!”

轉過頭他又氣又無奈,“小寶,你真行!二花三花都被你帶壞了!騎車的騎車, 離婚的離婚, 哪個把我放在眼裡?”

劉楠賣乖:“哪有, 我們都很聽話的!”

昨晚他們一家人幾乎一宿沒睡, 就是為著二花離不離婚這件事。劉父劉母堅決不讓二花離婚, 劉楠在旁邊不斷給二花洗腦, 三花一臉讚同,最後二花就被說動了——鐘家有什麼好的?她自己會掙錢,掙得比他們一大家子都要多, 她乾嘛非得回去伺候那一群狗眼看人低的家夥!

劉父劉母哪裡聽得進這種話,差點兒又拍桌子訓人了。劉楠趕緊把父母拉進房間,壓低聲音,帶著抱怨口吻:“爸!媽!你們天天說最疼的是我,我看你對外人都比對我好!”

劉父劉母一臉懵逼。他們什麼時候對外人好了?

“你們沒聽到二姐說嗎,她掙的錢比鐘家四個人掙得還要多!你們不讓二姐離婚,就是想讓二姐把錢花在他們身上唄!”劉楠有些不講理地胡鬨。

“你這說的什麼話啊?你二姐掙了錢,還能不給你花?你放心,我跟你媽心裡都有數,準讓你二姐把錢都攢起來,全留給你!一分錢也不會讓鐘家人占到便宜!”劉父的小算盤打得可響了,鐘家人好歹也是縣城的工人,每個月有工資領的,這個便宜不能輕易丟掉;而二花有出息,她的錢得好好存起來,全部留給小寶。

“可是,你們也要想想,如果二姐有了孩子......”

劉父劉母陷入了沉思。

二花現在能掙大錢了,姓鐘的一家四口合起來的工資都比不上她一個月掙的。既然如此,他們原先想的讓二花從鐘家人拿錢補貼娘家這個想法就不合適了。再說了,鐘家人比他們想象中要更吝嗇摳門,二花結婚都半年多了,隻回來過兩趟,拿回來的東西也少得可憐——一小塊肉、三五隻雞蛋和一兩塊錢。

如果二花要繼續和鐘家人一塊生活,那必須把“誤會”攤在明麵上說清楚,鐘家人才會相信二花是真的沒做出那種事情。可這樣,二花掙的錢也捂不住了。那些人到時候肯定想方設法從二花手裡拿錢,即使拿不到,也會想儘辦法吃二花的軟飯、占她的便宜。

一旦二花懷了鐘家的種,她有了軟肋,鐘家人也有了哄騙她的王牌。有了孩子當了媽,女人總會處處為孩子著想,為孩子忍受各種要求。

彆說,小寶腦瓜子轉得真快,想得也比他們通透。

劉父劉母對視一眼,看懂了彼此的心思。

再回到客廳,他們的態度明顯軟化了許多,再也不口口聲聲要求二花不能離婚,反倒問起二花離婚後的打算——到時候,是回娘家住,還是找個男人再嫁出去。

如果二花想再嫁,他們得好好勸幾句才行。二花長得漂亮,不愁沒人要。還不如趁著年輕,多掙點錢。

二花也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想好了,“離婚了我就在縣城租個房子,繼續做我的買賣。我也儘量不回來,免得村裡的人講閒話。”

這個方法好啊,既能繼續掙錢,又能不讓他們丟臉。

劉父點頭後,試探著問:“二花,以後你會好好照顧小寶的吧?他可是咱劉家的獨苗苗啊!”

二花明白父親的意思,她想離婚,可以,但是掙的錢得留給小寶。

她點點頭,答應了。

雙方就此達成共識。

去到縣城的信用社時,那兒還沒開門。劉父讓劉大伯先去賣掉帶來的土產,賣完後回這兒集合。等了小半個小時,信用社開門了,二花拿出個人證明補辦了存折。

“有多少錢啊?給我看看!”當工作人員把存折遞給二花,劉父急忙搶過去打開。開小賣部有半年了,他也勉勉強強能認出這些數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