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該挪位置了!(2 / 2)

北宋小文豪 明日紅花 7996 字 11個月前

國子監對蘇輅這套教材頗有些爭議,組織人手審核了好幾輪,集中人手對其中很多理論進行驗證和討論,驚奇地發現其中許多原理居然真的成立!

國子祭酒也被驚動了。

國子祭酒對算學頗有研究,拿過蘇輅上送的算學教材一看,發現內容整合得十分巧妙,由淺入深地把算學理論編排得井井有條,心中暗驚。

不過國子祭酒很快冷靜下來,轉眼便想到了蘇輅背後站著多少人:三司的張方平、王安石是他老師,三司嘛,管國家財政了,算學學得好很正常;宰執之中,韓琦、曾公亮等人都對他另眼相待;翰林學士之中,歐陽修、韓絳等人也曾經教過他一整年;其餘的,還有範鎮、司馬光等人也與他那麼點同鄉情或師生誼……

這些人物單獨拎出來,那可都是非常有名的!

有這些人在,蘇輅能整合出這樣一套教材沒什麼稀奇的。他們要是公平公正地審核還好,要是沒事找事瞎挑刺,說不準就挑到了其中哪位大佬頭上!

懷揣著這樣的想法,國子祭酒私下吩咐其他人審核寬鬆點,能閉眼放過的就閉眼放過,能不挑錯的就彆挑錯,人家遵紀守法地把書拿來送審,可不是為了讓他們挑毛病!

國子祭酒這麼一發話,審核速度大大加快了。反正很多內容大家都看不太懂,閉眼放過就是了。

這套書,背後有人!

於是蘇輅驚奇地發現,才剛到中秋節教材就審核完了,他可以找人印刷了。

蘇輅忍不住跑去和張菀柔感慨:“瞧瞧這效率,了不得,了不得!朝廷果然能人無數啊,這就把我整套教材審核完了!”

張菀柔也覺得稀奇。她正在讀蘇輅的原稿,有許多內容她根本不曾接觸過,既覺得新鮮無比,又覺得頗為深奧,每次遇到例題和習題總要停下來鑽研半天。

她覺得自己已經學得足夠快了,沒想到還跟不上國子監的審核速度。

張菀柔說道:“這約莫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吧。”

蘇輅堅決不承認。他篤定地說道:“他們裡頭肯定有人不懂裝懂!”

蘇輅又給張菀柔講了這些人不懂裝懂的前科,遠的不提,單論他堂哥蘇軾省試寫策論時編造典故就可以證明這一點!那些個考官一個兩個沒看出典故出處,又不肯承認自己孤陋寡聞,所以愣是齊齊誇讚他堂哥典故用得好!

記得有位有名的鄭姓作家跟一大群同行聚會,大夥都在高談闊論,鄭姓作家也裝作很合群地說自己超喜歡某某某的作品,贏得了不少應和聲,其他人紛紛表示“俺也看過”“俺也喜歡”。等到這些人都吹了某某某一通彩虹屁,鄭姓作家才說:“某某某是我編的。”

張菀柔聽得一愣一愣。

這樣也行?

蘇輅得了便宜還賣乖,喜滋滋地說道:“考慮到他們年紀都不小了,我就不去戳穿他們了,反正可以印了就好!”

教材已經有著落了,蘇輅興致勃勃地籌劃起開學的事,他決定把開學日定在九月初二。

本來蘇輅是準備定在九月初一的,畢竟九月一日開學多麼好記,可惜初一十五肯定得開大朝會,他沒法邀請王安石等人過去撐場麵,隻得改成九月初二,那正好是朝中百官的休沐日!

到那時書院翻修了一個多月,估摸著也修得差不多了,正好可以開門迎客。

張菀柔聽了蘇輅的決定,神色有些異樣:“……九月初二嗎?”

蘇輅納悶:“有什麼不對嗎?”

張菀柔搖搖頭,表示沒有不對。他們兩家已經換過庚帖,她知道蘇輅的生辰在六月初六,而她的生辰正好就是九月初二。不過他們還沒有成親,蘇輅自是沒有給她慶賀生辰的道理。

蘇輅興致勃勃地邀請張菀柔一起去。

張菀柔一口應下。

蘇輅溜達回家,總覺得他張妹妹剛才的表現不太對。他琢磨了一會,轉道去找他娘打探九月初二是什麼特彆日子。

蘇母聽蘇輅表情糾結,笑著說道:“你啊,家裡把事情給你辦妥了,你自個兒就一點都不上心。”她也沒為難兒子,直接把九月初二是張菀柔生辰的事給蘇輅講了。

蘇輅恍然了悟:“原來是這樣。”

這年頭女孩兒的閨名和生辰都不好隨便告訴彆人,自然也沒有讓外男給她們慶生的道理,難怪剛才他張妹妹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蘇母說道:“你們還小,相互贈禮不必太隆重,心意到了就行了。”

蘇輅點頭:“我曉得的。”

蘇輅又往日程表上添加了“給張妹妹慶生”一項。

忙啊。

忙的不止是蘇輅,近來朝中也十分忙碌。

忙的第一樁事是新鹽場驗收,幾大新鹽場的產量已經統計出來了,不僅量大,而且曬出來的鹽潔白細膩,遠比如今市麵上許多鹽品質好!這可讓各地鹽商都活泛起來,恨不得立刻去承包這些新鹽場!

曬鹽之法大獲成功的功勞,自然歸到了作為三司使的張方平、作為倡議者的蘇渙以及作為執行者的蘇頌頭上!

基本上他們升官的事算是穩了。

接下來朝廷得討論討論,該由誰來繼續主持這項工作。

忙的另一樁事則是宋祁獻上蜀蠟。

蜀蠟的產量說出來,也讓許多人眼皮直跳!

要知道大宋榨油技術突飛猛進,不僅芝麻、紫蘇籽、芸薹籽這些常見油料可以拿來榨一榨,連沒啥油的杏仁、蔓菁子、蒼耳子、烏柏子都挨個被榨了一遍,其中便宜好用得烏柏子油和芸薹籽油一般會拿來點燈。但是有的油料品質低下,點燈時煙很大,要是尋常人家還好,忍忍也就過去了,若是想在這種燈下看書,那得有極大的毅力!

現在宋祁說,蜀中出的這種蜀蠟,不僅產量大、成本低,而且屬於可持續發展的蠟源,今年收完一批蠟,明年還能再長出來,可以源源不斷地產出新蠟!

蜀地那可全是山!

現在,隻要稍微利用一下這些山,就可以擁有足以供給無數讀書人挑燈夜讀的照明蠟燭!

恰逢中秋佳節,趙禎聽到這樣的好消息,高興得直接在宮宴上點起了宋祁獻上的蜀蠟。

蜀地這批有功之臣,也該挪位置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