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中亭話裡話外看不上鄉野出身的魏銘,同看不起寒門出身的外家,又有什麼兩樣
隻是他年幼,嶽氏不忍苛責,拉著他的手到了身前,“孟氏家大業大,你出身在這樣的大族,四歲便得啟蒙,從蒙師到後來舉業的西席,請的都極好的。在學有名師指點,家中父兄亦能提點一二。這一切,都是因為你生的好,但你不能因為你生的好,就看不起那些生在鄉村人家的孩子。”
孟中亭不說話,抿嘴看著嶽氏,嶽氏替他理了理衣領,繼續道“那些孩子讀書不易,進學不易,尚能名列前茅,不是恰恰說明他們讀書本事過人,勤奮刻苦嗎或許有一二例外,但大多數寒門學子,都比世家的讀書人艱難許多。你說是不是”
這話讓孟中亭微微點了點頭。
嶽氏臉上露出寬慰,摸了摸孟中亭的頭,“亭兒,瞧不起旁人的人,其實就是在貶低自己。”
這話帶了嶽氏這些年的所思所感,孟中亭才十一歲,聞言雖然點頭,臉上卻仍有疑惑。嶽氏曉得他好歹算是聽進去了,至於聽懂,卻還要再過些年。
孟氏家族風氣如此,慣來看不起寒門,孟中亭生在這裡長在這裡,也難免沾染家族風氣,等到大一些或許就能慢慢明白了。
嶽氏將兒子攬在懷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吃過飯,好好想想這句話。”
灶上的飯菜已經備好了,擺在院中。飯香飄飄蕩蕩進了房中,孟中亭的思緒則飄飄蕩蕩去了遠方。
四月初十,是魏銘生日,崔稚親自下廚拉出了一條長長的長壽麵來,一家人歎為觀止。
“若是我,必然擀出薄薄的麵餅,疊上幾層,用刀切了,實在沒想到小七竟然能拉出這麼長一條麵來”田氏再沒有見過這樣的,她現在懷疑崔稚是灶王爺轉世,小小年紀,做飯的手藝奇特又純熟。
“姐姐,小乙要吃”小乙可不管這麼多,見著這麼長一根麵,上手就要抓。
魏銘連道“要不給小乙也做一碗來”
“木子,今日是你生辰,小乙跟著湊合什麼”田氏將女兒亂抓的小手攏了,抱她起來,“彆給哥哥姐姐搗亂”
“這算什麼姨母,咱們都跟著木哥沾光好了,我這就拉出來四條長壽麵,咱們一人一碗。”
這下小乙可高興了,伸著小身子,要去院子裡擺桌子。
田氏抱著她去了,墨寶不肯去,圍在灶邊探頭探腦,崔稚丟了兩片菜葉子給它,它聞了聞,不肯吃。
“咦還挑食”崔稚輕輕踢了墨寶一下,“你以為你是我們家案首呢人家可是有雞蛋吃的,你就這兩片菜葉子,不吃拉倒了”
墨寶聽不同,魏銘卻聽得懂,他蹲下身摸摸墨寶的頭,“考試的人才有荷包蛋的待遇,若是今次不中,明日也就跟你一樣,隻有兩片菜葉子吃了。”
他說著,著意抬頭看了崔稚一樣。
崔稚合上鍋蓋,掐著腰道“考不中,連菜葉子都沒有”
話一落,兩人皆笑起來,可憐墨寶什麼都聽不懂,亂叫著在兩人褲腳之間打轉。
日子也同墨寶的打轉一樣,一晃眼,轉到了四月十六日,即將開考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