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你可也有私心(1 / 2)

聽到張克達的話,在座的人忍不住發出大聲的嘲笑。

當著眾多作家的麵誇自己有才學,而且這話還是從一個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高中生的嘴裡說出來的。

這就好比是關公門前耍大刀,換做任何人聽起來,都會笑掉大牙。

“陳小友,那你倒是說說看,當年諸葛亮在寫下《誡子書》的時候,他的真正初衷是什麼?”金澤瑞好奇地問道。

陳昊負手而立,氣宇軒昂。

目光如炬,直視遠方。

周圍無風,但衣袂自動,帥氣之姿頗有一般仙人氣質。

坐在他邊上的郭京飛忍不住發出冷哼,心說看陳昊出糗的機會終於來了。

以他的文采,到時候等陳昊出糗,他隨便站起來噴他個幾百字,那都不是問題。

“《誡子書》,從書名來看,的確是諸葛亮在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信,但其實,他寫下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並非如後人所傳,換句話說,妄自評判他人所寫的文章,這其實是一種變相的謠言。”

陳昊這話一出,在座的人紛紛用驚訝的目光盯著他。

這是後世經過一代代學者研究給出的學術結論,怎麼算是謠言呢?

“世人都認為,諸葛亮寫下《誡子書》,是想教育自己的兒子寧靜自處,淡泊名利,但其實史實恰恰相反。”

陳昊的話,猶如一塊巨石投入海麵,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眾人麵麵相覷,不少人搖頭,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信口雌黃!年輕人,我勸你還是儘快認錯,不然,汙蔑曆史,也是要定你罪的!”一名中年男人氣呼呼地指責。

陳昊淡淡勾唇,繼續說道:“諸葛孔明一生成就無數,落下千古美名,但有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晚年的他也犯過不少的錯誤,如果要說他此生最後悔犯過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在位蜀漢丞相的時候,沒能為他的兒子在朝中謀得一官半爵。”

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座的中人都陷入沉默。

不少人眨動雙眼,仿佛陷入沉思。

但更多的人則依舊對陳昊持以嗤之以鼻的不屑態度,認為他純碎就是在胡說八道。

而此時的陳昊,目光中驟然出現一抹憂傷。

仿佛,孔明先生附體一般,形體之中自然透露出一股俯瞰天下蒼生的魏然之姿。

他唇角微勾,眼睛半眯,繼續說道:“所以,在寫下《誡子書》的時候,孔明先生的初衷,根本不是希望他愛子淡泊名利,在孔明先生死後的三十年,愛子戰死沙場,孔明先生雖不能目睹,但倘若當時還在世的話,定會加倍心痛。”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陳昊的雙眸中是難以掩飾的悲傷。

嗓音低沉,儼然諸葛在世,悲痛與懊悔之情自然流露。

在座的不少文人本就對語言文字特彆敏感,聽到陳昊說完這番話,竟然情不自禁地跟著搖頭歎息。

特彆是金澤瑞,在看向陳昊的時候,雙眸中透露出來的亮光越來越明顯。

坐在陳昊邊上的郭京飛聽得一愣一愣的,半天都沒反應過來陳昊剛才到底都講了些什麼。

《誡子書》這篇文章他在語文課本裡學習過,當時老師上課的時候,他很認真地做過筆記,在課後也查閱過不少的資料,自認為對這篇文章非常的熟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