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5章人傑地靈(1 / 2)

詭三國 馬月猴年 9764 字 9個月前

西域很大。

西海也不小。

在西域的西海城邊上召開的西海大會,顯然規模也不能說是小。

大大小小的西域諸國,都派遣了使者前來參會。

原本是要在秋天召開的大會,但是這本身是因為呂布拍腦袋決定下來的,再加上其麾下的組織協調能力也不是很強,所以從派遣騎兵四下通知,到西域諸國稀稀拉拉的到來,就難免拖長了整體的時間。

不過,幸好西海這裡原本就有建設城池的舊營地,所以臨時規劃出來當做住所,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同時這些從西域各地趕來的使者,大多數都會攜帶一些牛羊牲畜什麼的,因此吃食也湊合,就隻是這天氣冷了,消耗的煤炭多了一些。

隨著斐潛對於西域開發的加深,對於大量礦產的需求,帶來了西域經濟的發展。

西域有礦。

真有礦。

而且當下西域的這些礦產大多數因為之前根本就沒有人開采過,所以大部分還是處於比較方便開采的表麵礦產,根本還不需要往地底下深挖,同時對於煤炭和石油的初級運用,使得西域在取暖方麵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減少了對於原生的脆弱植物的破壞。

往來的商人,帶走了礦石,帶來了更多的糧食,生活用品。

呼嘯的寒風,飄飛的大雪,也僅僅是隻能暫時壓抑商人賺錢的欲望,然後等到積雪消融,又是大批大批的商隊會從西域各地彙集到西海,然後再從西海到玉門關,進入大漢內地。

對於這些西域人來說,他們更願意臣服於大漢,不僅僅是因為呂布之前展示的武力,更重要的還是大漢比之前的貴霜,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賺錢機會,讓他們的生活能變得更好。至於貴霜的皇帝威名更大,還是大漢的皇帝更加強健,其實西域諸國之人並不十分在乎。

西域混亂,也因為混亂而包容。

這裡有各個國度的戰敗者,也有犯事了逃到這裡的各種罪犯,沒有武力是難以在這一片區域存活,但是完全靠武力也同樣會死得很快。

誰也不清楚當下慈眉善目的家夥,之前是不是手裡麵有著人命,也同樣不清楚一個流浪的小部落裡麵,是否有當年大漠裡麵的王子。

狂妄,自大,就會引來災禍,這不僅僅是在西域,在很多地方都是一樣。

可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一點。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儒教之人如是說道。

『天不生老子,萬古如長夜。』這是老莊之徒說道。

『天不生如來,萬古如長夜。』這是佛教子弟說道。

好麼,反正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上都是『長夜』就對了。

既然都是長夜,自然就需要明燈。

『忠孝,終於立身。』儒教認為,忠孝就是明燈。

『自然,清靜無為。』老莊認為,天地自有明燈。

佛教之人來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我即為明燈!普渡天下眾生!』

就像是從安息而來的高僧伽跋一樣,須眉皆白,依舊懷著普渡眾生,傳遞佛法的宏願到了西海大會此處。

高僧伽跋精通佛法,他是個孤兒,從小跟著僧侶長大,一輩子都獻給了佛祖。這一次來西域,是因為聽聞西域有個『大魔王』,滿手血腥,殺人無算。

所以高僧伽跋來了。

然後見到了『大魔王』,呂布。

高僧伽跋準備感化規勸呂布,讓呂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因為這對於高僧伽跋來說,就是無上的功德,高僧伽跋相信,這是造福於蒼生之事。

高僧伽跋見過許多普通百姓的痛苦,知曉在西域繁榮之下,依舊還有大量的被欺壓的普通百姓,所以對於高僧伽跋來說,少殺戮,便是多積德。

這,其實也沒有錯。

因為對於大多數的普通民眾百姓來說,從古代到後世,基本上都是屬於被剝削的階級,『長夜』漫漫,即便是偶爾將一些家夥掛在路燈上,也不過是路燈而已,在路燈照耀不到的地方,還是暗搓搓的有些鬼影在活動著。

但是高僧伽跋忘了一件事情,就是任何事,其實都有兩麵性的。屁股坐在什麼地方,看出去的風景可能就是什麼樣子,屁股歪一歪,風景就變樣了。

佛教傳到到了西域的時候,是很受西域民眾歡迎的。

這一點,從後世大規模的石窟,或是佛教的雕像壁畫什麼的,都可以證明這一點。

而且在佛教最開始傳播的時候,那些虔誠的僧侶,確實也能做出一些超出常人的舉動,比如徒步穿越千裡取經什麼的,這樣擁有堅強信念,並且為之所踐行的人,總是會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呂布在這樣的影響之下,對於佛教也有了一些興趣……

嗯,起初確實隻是有一點興趣而已。

若說是在長安的青龍寺,是鄭玄一枝獨秀的話,那麼在西域西海城這裡,就基本上變成了佛教的普渡大會了。

佛教和大多數的宗教一樣,具備相當的迷惑性,自圓其說的宗教理念可以解釋很多在當時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勸人向善的理論也會幫助與社會的穩定,使得百姓的容忍度得到相應的擴容提升。就像是將小容量的手機擴容一樣,之前在硬盤內存儲的那些不堪入目的悲痛照片,就被格式化了,換上了一個更大,更能容的內存空間。

後世之人,自然是可以縱觀曆史,然後在科技的濾鏡之下,看清楚佛教的脈絡,或者說是大部分宗教的脈絡軌跡,但是對於大漢當下的人來說,想要知曉佛教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於佛教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基本上不可能。

任何宗教,都不是獨立於經濟和政治之外的。

雖然說宗教經常講究的是精神方麵的東西,可是再怎樣精神的人,也是要吃飯的,吃飯自然就是需要物質的,就要考慮經濟和政治的。

佛教就是如此。其他宗教也是一樣。

古印度,或是叫身毒,為什麼會興起佛教?

並不是佛教就真的有那麼『佛』的感召,而是因為阿育王本身就是首陀羅的血統,所以他才成為了一個戰士,而不是像是大部分的婆羅門一樣去充當什麼執行祈禱的祭官。因此阿育王天然對婆羅門教反感,他自然需要一個和婆羅門教對立的思想,自然就選擇了表示人人平等的佛教。

阿育王抵抗婆羅門教,他以鐵血方式第一次統一印度,然後他以非常強勢方式在印度普行佛教,讓佛教在古印度一時占主導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並不是佛教自我發展有多麼厲害,而是政治上的需求如此。

漢明帝大肆宣揚佛教,多半也是政治上的考量。

因為劉秀死了,一代目的兄弟姐妹,跟著一代目打天下的豪強,皇親國戚還有很多活著,所以二代目漢明帝為了地位上的穩固,就必須向這些家夥下狠手,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佛教被引入了。

再比如唐朝李世民,他有八分之五的鮮卑血統,當然,所謂純血統論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謬誤,但是並不妨礙會有很多儒生子弟在陰暗角落裡麵暗搓搓的去戳李世民的脊梁骨,然後將其身份故意貶低,所以李世民開創的唐代,也是推崇佛教的。

在很多社會動蕩的時候,宗教,不一定是佛教,也有其他的教派,比如白蓮教什麼的,也是會大幅度的流行,並非是這些宗教一定有多少的神性什麼的,而是這些宗教可以讓痛苦的民眾百姓在心靈上得到一些淺薄的慰藉。

佛教子弟,道教徒第,以及儒教學子,這些人在宣稱自己教派的佛陀天尊聖人的時候總是不遺餘力,在捍衛自己宗教的時候也是富有攻擊性,並非是這些人真的有多麼信奉自己的宗教,而是因為這些事項牽扯到了其自身的利益。

沒錯,不管是佛教,道教,儒教,亦或是什麼其他的宗教,都是需要『供奉』的,縱觀曆史上所有出現的宗教教派,就米有一個教是不需要繳納供奉或是費用的。這個供奉,並非是單純的指神像什麼的,也許是『五鬥米』,也許是『什一稅』,也許是『天課』之類的。

呂布見到了伽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