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亞洲戰爭傳回來的戰報上已經明示,西班牙人喜好集結密集軍陣,但也隻是有些用處罷了,起不到什麼大作用。
單兵帶著不太方便、騾馬馱著又顯得太清,何況普遍太長,這讓這些兵器地位尷尬,倒是戚繼光前些時候派人來過北洋看了這些兵器,在校場試射後帶著參數回去了,看上去是想要弄一批重兵器回去。
白元潔估計,戚大帥可能是想要把這些東西用水泥直接弄在長城上吧?
真正讓他好奇不已的,是飛魚。
那個長著翅膀龍頭魚身會飛的恐怖大玩意兒,讓白元潔感到無比新奇。
這玩意居然能飛!
其實不光他,自飛魚誕生後,北洋軍器局所有目光就都聚焦在這種新式兵器身上,能夠從天下打擊地麵的敵人,彆說北洋,就連朝廷都對此物大加讚賞,急令北洋在五年內將其推入軍隊當中。
五年,這個時間聽起來很長,但實際上對葉夢熊而言是非常艱難的,他們還有太多問題沒有解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性難以保障,控製航向與投放精準也難以保證。
運氣好燒的是敵人的船,運氣不好燒的就是自己的船。
但發展完備後帶來的戰法革新自然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當其能應用於陸上戰爭後,突飛而起掛載火箭自天空疾射而下,越過敵營投射火油瓶,這種戰法想想都令人心動。
其實白元潔特彆想讓北洋三期把飛魚給大東洋的陳沐帶過去,畢竟在白元潔的腦海裡,陳沐搞這些東西是很有一套的。
臨近四月,海瑞人還未抵國中,書信便已在朝廷大議開來,鬆江府開阜的請求在朝廷幾乎未受任何阻止便在朝議通過,唯一值得辯論的事是鬆江府的稅率。
這件事還未議定,朝廷準商賈采買棉布販往大東洋的命令便已下達,隻是時間上北洋三期運販的貨物都已在北洋開始裝船,單獨棉布難以達到陳沐需求的貨物量。
朝廷開出了一道權宜之計——抽調實物折色中的棉布三百餘萬匹,跟隨北洋三期運往東洋,同時打算懲辦姥爺的萬曆皇帝向東洋軍府下了一道詔令。
皇帝是一點兒不貪,說這些各色棉布是‘調用代賣’,市價一匹三錢銀,合白銀九十萬兩,東洋軍府代賣時間為兩年,兩年後將白銀交回戶部,要交一百八十萬兩。
除此之外,按交付銀兩年利一成,再加三十六萬兩輸入內庫。
浩浩蕩蕩的運布隊伍便從各地發往天津,同時還另征調福船百餘艘,這才能讓北洋三期如期離港。
短短兩年時間,大明沿海的商船貨船已呈現出過剩姿態,百姓與沿海船廠沒完沒了地造船,而新大陸航線上需要用的船則接近飽和,更多的船艦大多被賣到南洋。
朝廷直屬的造船廠已經停止打造新的商船了。
他們在琢磨更大的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