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2 / 2)

開海 奪鹿侯 3436 字 2024-03-25

彆看那是苦寒之地、一個人才分幾百畝地,實際上已經絕對優渥,甚至哪怕朝廷給這加上烏梁海土地不可轉賣的規定,也仍舊足矣使人趨之若鶩。

那意味著雖無大富大貴,卻遠勝普通人的財富,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木頭比鐵貴,尤其成材的木料比鐵貴的多,在皇帝看來葉夢熊弄出的新點子並不會為朝廷省錢,反而會讓他們花掉更多。

當然了,鐵就是再便宜,鐵軌被偷竊依然是最大的難題。

那就跟地上白撿的大鐵條一樣,在各都鄉交界難以管理人跡罕至的地帶,地上安安靜靜鋪設著上百斤重的鐵軌,晚上被弟兄幾個搬回家處理掉簡直不要太常見,這個問題基本上跟鋼鐵產量無關,有關的是個體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與貪欲。

二十一世紀都丟自行車呢。

“確實,但葉帥沒打算買木料,北洋的海岸上存放了東洋軍府去年、前年兩年運回的杉木方與杉木條正在晾曬,等晾曬合用,葉帥打算用它們來做鐵軌,這並不花錢隻是不賺錢。”

“對,你不說朕都忘了北洋還存著陳帥送回來的木方呢,這些木方的運輸成本,不管什麼運輸成本了。”

其實要算起來,陳沐運回來這批木方加工後的價值要遠高於修造鐵路所需鐵軌的成本,但皇帝被鐵路建成後火德星君第一次在國土上第一次自由奔跑的前景遮蔽了雙眼,葉夢熊又是正經的大明官員而非四洋軍府那種小旗官都會精算商品價值的軍府子弟,他們都很容易忽略這一事關利益的關鍵要素。

萬曆擺手便將運輸成本拋之腦後,有心想要問問北洋實驗的大青龍能拉動多重的貨物奔馳,又覺得眼前這個寫什麼都不懂,乾脆將話題拐到了他本來的目的上來,問道:“朕問你,你看過朕今年向天下發送的電報麼?”

“回陛下,看過。草民是今年三月在亞齊看的。”

“看過就好辦了,朕找你們幾個人到北京來,是為將爾等派往烏梁海,跟隨戚帥。”萬曆說著抱起雙臂,問道:“你知道朕要你們做什麼?”

“回陛下,草民愚鈍,鬥膽臆測。”餘邵魚斟酌著問道:“為戚帥撰英雄誌?陛下,陳帥早年為我等立過規矩,防止軍中個人崇拜,總兵官以上不作英雄誌,已經編成的如官拜二品,則不再刊行。”

他乾的就是這個,林滿爵等所謂的林來海戰五虎、邵廷達、石岐等人的話本都是他們這些人寫的,如今已在大明及南洋西洋流傳開來,也讓廣府與馬尼拉的造紙業、印刷業蓬勃發展。

基本上南洋出去的每個能叫得上名的將領都有屬於自己的英雄誌,唯獨例外的是付元,他的英雄誌在即將編撰好時棄官去了大東洋,因此那冊被編撰好的話本便沒有刊行於世。

“陳帥這個規矩……”皇帝抿著嘴緩緩頷首,隨後道:“不是做誌,你久居南洋,可知軍中宣講官?朕要你等前往烏梁海,隨同戚帥兵馬過冬,並在來年為朕記錄兵馬動向、所曆戰事及戰事經過,每月編撰成文,自青山口經電報送回紫禁城。”

說到這,皇帝臉上又露出那副老子天下第一最英明的神情,微揚下巴,道:“朕要每月用電報通傳天下,他們不是戚帥的兵,是朕的兵,這是朕的戰果,理應由朕告知子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