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時代,士兵手上使用的兵器與發明、科學、先進有關是個偽命題。
有意的技術封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形同虛設,大海將世上諸國串聯一處,人們已很難有什麼新式單兵武器是不能一見的,隻要讓彆人見到,就很容易被仿製。
儘管火炮、戰艦依然屬於高端技術,但火槍確實不算什麼,世上大多數國家隻要拿到一杆,都能造出來。
元代改進了宋朝的突火槍為火銃,最早的蛇杆火門槍是捷克人改進的,甚至包括火繩槍、燧發槍都和伊比利亞半島沒啥關係,可他們卻是大量列裝火繩槍的國家,為什麼?
他需要,且他有錢。
這就是普利縣水手有特彆多三眼銃的原因,因為這是大明上一代製式兵器,製造數量極多,客觀上它射程近、殺傷弱、中近皆宜、用工時少、造價便宜,環境上不論對土蠻的光膀子猛男還是俺答的皮甲騎兵都有一定威脅,對具裝騎兵則補充以火炮對付,在嘉靖朝糟糕的財政情況下是列裝部隊最好的單兵火器。
但是如今內部財政與外部環境都有了變化,國內用火繩鳥銃替換掉舊製火銃、快槍、三眼銃,大量白銀、貨物流入中原又供給朝廷用燧發鳥銃逐步替換掉所有單兵火器。
大量的火繩鳥銃被優先賣給藩屬國及移民自用,那換下來的三眼銃呢?
海商。
儘管國內軍器作坊通常是不接受海商購置火器,但海商還是有許多路子能弄到火器。
首先是這年頭有員外官身的商人不少,他們大多通過給皇帝捐銀、捐物混到個官身,進衙門也好說話,弄些火器出海防身也並非難題,但這條路子貨普遍少,比不上出海後向南洋軍府、東洋軍府購置。
西洋不行,西洋的火器自己用還不夠,殷正茂重視的是商路與稅金,並不重視商賈,尤其反感商賈在海外為非作歹,有個林阿鳳讓他擦屁股已經受夠了。
南洋的陳璘、東洋的陳沐賣的東西做工確實好,量也大,隻要登記合規,一次賣出去幾百條舊銃都沒問題。
但這倆人心黑,要的價錢太高,賣給殷正茂是一個價、賣國中內衛又是一個價、賣藩國是一個價、賣海商又是另一個價。
說白了他們腦回路跟彆人都不一樣,彆人想到賣銃就想到買銃的人造反怎麼辦,這倆軍府是一個係統的戰略指導思想,想到賣銃想到買銃的人造反——不怕。
反正攥著軍器局,賣你一百杆火繩銃掙的原材料和銀子,能讓軍器局再造二百杆燧發銃、二十門佛朗機小炮、四十門鎮朔將軍炮、兩艘四百料鯊船,而且還培養出一票產業鏈上的熟練匠人。
你靠著這些兵器武裝出一個百人鳥銃隊,南洋軍府立馬能添上炮艦兩條、旗軍二百。
造反,造唄;搗亂,搗唄。
你就是擱海外稱了王,還得回來叫爸爸。
單就陳璘那兒,南洋割據一畝三分地就算給朝廷叫爸爸陳璘都不給好臉兒,您還彆不高興,陳璘是巴不得稱王者緊跟著再舉大旗要北定中原呢。
這發兵給剿了,軍火不就又回陳璘手裡能賣給下家了麼?簡直是收割財富的永動機。
東洋上討生活的商人,軍火構成普遍都來自南洋軍府和東洋軍府,由於他們所處的環境,三眼銃要比火繩鳥銃更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