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辦法,這都是他們在亞洲雇傭兵訓練場學到的標準守城法。
由於最早學員們對這些守城法的態度也和李常來等人一樣,所以這些法則的命名都來自三國演義中的人名事例。
比方說防備水淹每隔百步挖掘的通水暗溝、將河水引入地下河的水井漏泉還有井裡為觀察水位放的漂浮物,被稱作‘呂布下邳曾如此’;守備城門的法則叫‘審配鄴城亦如此’。
其實除了這些還有敵軍剛剛攻至城下集結時可以選擇的幾種方案:出城襲擊他們可以用‘孫權合肥當的此敗’,效法張遼集結少量銳士趁敵軍陣勢未定、行軍未整,以其想象不到的方式先兵出擊發動奇襲。
當然有個注意事項是‘張燕在常山被呂布十餘日七進七出’,這個法則主要講的是衡量敵我雙方士兵訓練程度,如果精選出的銳士依然不如敵軍,那還是不要作妖了。
如果先兵出擊卻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要使用‘賈詡二次追擊法’,攻其不備。
沒辦法,亞洲雇傭軍訓練場的頭子,那個瘸腿的校長以前是東洋軍府的千戶,上過講武堂,原本也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奈何跟西班牙的戰爭中腿被重型火槍打斷,這才依照陳沐的意願給自個兒裝了條假腿,轉業當了雇傭軍訓練場的校長。
轉業後依舊忘不了鐵馬金戈,生平最愛捧著都察院官刊三國演義、三國誌讀呀讀,雇傭兵的常規訓練用的是東洋軍府操練艾蘭複國軍的那一套,但對將官的集訓則用的是他自己編的教材,裡頭的事例全部都選自三國演義和三國誌。
這些東西說起來有些兒戲,但都是由親曆戰火的老將擇選,並加上他自己對戰爭的解讀,確實有效可行。
比方說如今的普利城,先是駐防城東的牧野保甲上報發現普利姆河的河水變得渾濁,此後城內觀察地聽的士兵又報告聽到在夜間有非同一般的動靜,城內守軍成功在入城第三日截獲敵軍正在挖掘地道的情報。
緊跟著他們又收到海上巡邏的福船編隊傳來情報,海上有一支十餘條大船組成的艦隊正自東向西逼近海灣,人們認為是從倫敦方向開來的敵軍艦隊。
普利縣情形一時間極為危險。
正逢此時,應明率其騎兵部隊入城,與牧野援軍會師,極大減輕了護衛艦提督杜克虜的壓力。
“應指揮使回城,屬下就放心了,海上有敵艦於今夜至,海灣縱橫交錯,我們來時便有幾艘船艦觸礁,我估計他們會在明日清晨發動進攻,我打算於今夜率艦隊出海,明日將其堵在海灣河道殲滅擊沉,暫且將城中防務交給將軍,如何?”
應明出去一趟斬獲頗多、人困馬乏,說實話挺想歇息歇息,不過戰事當頭,歇不歇他自己說了也不算,隻得應下,召集部下將戰馬在城中暫且換了,準備出城迎敵。
相較而言,應明這種沒受過軍事教育單以戰功和運氣升遷的將官,綜合實力還真比不上受過些許雇傭軍訓練場教育的艦隊提督,他的想法極為簡單,敵人要來打、守城是挨揍,那就出去揍他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