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在青海大山中沿河而走,一邊行軍一邊打仗,這會兒已經跟那邊駐牧的衛拉特蒙古人打三仗了,那些蒙兵平時侵擾邊地百姓上癮,戰力在起於行伍的張老爺子眼中著實不夠看,兩三衝就散了。
出山後還要重設關西七衛的安定衛,扼守西域東南大門,以防止嘉峪關內抽調軍兵造成的內部空虛為敵所趁。
老爺子在派人報信中極為遺憾,他很可能無法參與他們接下來對吐蕃的戰爭,但對於戰事倒是滿心樂觀。
至少在他那邊,沿途收攏許多藏兵、收降蒙兵亦不在少數,麾下還有個名叫長略的遊擊率藏兵陣斬了衛拉特千戶,如今已差信使從瓜州向國內送去報功戰報了。
其實戰爭中將軍真正能發揮出幾分才乾,主要還是看朝廷,輜重管夠、獎賞照發,不必束手束腳,想煽動起一國殺才把天捅個窟窿很容易,難就難在讓有能力的人坐在該坐的位置上。
出征三日就吃不飽飯的輜重、立下功勳從來給不夠的獎賞、軍餉拖欠到剛領了前年秋天的餉銀、還自縛手腳,軍事技術就算強悍到天上去,又管什麼用呢?
達雲為諸軍免去攻城死傷,他的事倒是還沒報回朝廷,不過總兵佟登已在私下裡給了份賞——給了達雲一套嶄新的袒肩戰袍,還許諾等跟戚帥會師成功,專門從戰利裡讓他挑兩匹最好的戰馬。
樂的達雲高高興興的領部下邊軍在城西紮營,偽裝攻城軍隊去了。
畢竟間隔千裡,彆管是達雲還是佟登都知道多部隊協同作戰不靠譜,他們彆說不能指望戚繼光的軍隊從背後對吐蕃形成夾擊之勢,就連那消息能不能送到戚繼光手上都要兩說。
攻打吐蕃最大的仰仗依然是他們自己,彆管吐蕃上不上鉤,他們都得先在這做做樣子。
沒過幾日,達雲就收到城內送來的消息,城上守軍發現遠處草原上的炊煙,佟登上城用神目鏡發現小股騎兵的跡象。
即便仗著視野廣料敵於先,當天夜裡達雲帶騎手溜達一圈差點把自己繞迷了還是沒找到人,第二天傍晚向城內確定了敵騎人數不過十餘,夜裡就發了狠。
二百旗軍兵分四路,人人嘴裡噙著木棍纏著麵巾,朝預先發現的方向摸了過去,就算在蛇洞崴了腳也叫不出聲來,直至發現敵軍才能解下,這便奪了十二顆首級回來。
緊跟著官道上又出現孤零零的商隊,讓達雲放進營裡好好一通演戲。
演戲跟智謀全無關係,隻是明軍知道的消息原本就比吐蕃知道的多,在吐蕃馬黑麻心裡,明軍是不知道這些年吐蕃哈密一線商路實情,裝作商賈毫無破綻。
可明軍知道,哈密馬黑麻把情況都說了,兩城已經許多年無商路往來,但凡吐蕃那邊過來的商隊全被哈密劫殺了。
這商路就算廢棄狀態,又怎麼會有不知死活的商人來呢?
所謂的商人在達雲營內好好探了一番明軍情況,得知圍城的是嘉峪關守將,軍隊隻有六百多,短時間難以攻下哈密,但哈密剩下的守軍也不多了,再這樣下去一定能把這座城攻下。
他們喜滋滋地就給吐蕃回報去了。
望著他們的背影,城上的佟登看著腳底下撤掉的大明軍旗,心滿意足地抱起了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