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初,應明的想法時斥候部隊去剿匪,能取些戰利、賺些錢財、得些糧草,以備後續戰爭所用。
結果沒想到英格蘭的土匪強盜那可真是太窮了。
完全沒有大明山賊強盜那山大王的氣勢,比乞丐還乞丐呢。
他們能搶誰?
貴族老爺出門他們又打不過,看似肥羊的商人出門為了防備林間劫財害命的騎士老爺所以都帶著護衛,隻有跟他們差不多的貧苦農民才是他們最忠實的目標客戶。
這樣當土匪怎麼能做大做強嘛,最後他們就成了一群偶爾下山劫道、經常山上種地的法外之徒,除了不交稅,跟英格蘭農民生活水平沒太大區彆。
不過那也得剿,所有不是那麼容易控製的武裝力量,都得剿滅。
應明的認識簡單粗暴,不能為我所用,必可為敵所用。
他可不想等部隊進兵時被土匪山賊及操持長弓的鄉野農夫從背後射擊。
普利縣不缺軍隊,李禹西的公司前後在牧野沿岸各部落聯盟招募來近七千部眾,打什麼樣的仗都夠了。
還有一支船隊載著兩千餘人剛到普利港口,應明就想把他們勸回去,結果沒勸回去,最後隻能把他們派至各個農莊,監督生產。
普利縣及周遭隸屬大明的土地養不活這麼多脫產的職業士兵。
東洋軍的眼界一個比一個高,對士兵夥食尤其重視,勉強讓士兵吃的不是很好但吃飽已經是他們能接受的最後底線了。
這幫北洋出身的軍官與旗軍打心底兒裡就信仰一個真理:天朝兒郎隻要能吃飽飯就能橫行天下。
這個道理在現實客觀麵前成立不成立,北洋沒人在乎,他們必須相信。
因為他們的兵本來就不是為吃飯打仗的,他們的作為也許會使國內吃不上飯的百姓有飯吃,但這絕不是他們自己的初衷。
每一個北洋旗軍的投軍應募的初衷,都是為了讓自己吃上肉,才參訓出征,才去打仗。
戰鬥時期,這些受過良好訓練的士兵有極高的韌性與組織能力,可一旦明明能吃得好,卻因為人為的錯誤讓他們在和平時期過上艱難生活,他們的士氣會跌落的很厲害。
而最關鍵的,就是對他們來說這場仗本身不算什麼大義。
大義是個虛詞,但不能沒有。
占據大義的人未必能贏,奪走性命隻要一顆鉛丸,但沒大義的人根本沒機會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