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最上層的艾蘭王朱曉恩,則在攻取都柏林後喪失進取之心,全力經營艾蘭,自然也樂得將好勇鬥狠的士兵發往英格蘭,削弱艾蘭貴族的力量。
上下結合,半年內超過五千戶艾蘭軍兵移民普利,官府在邊境為每戶授田五十畝,意在教他們軍戶無後顧之憂、餘丁有口腹之糧,讓他們結村自保,減輕明軍負擔。
但願望總是好的,現實則往往與願望不同。
這些原本貧苦的艾蘭武士在長久的戰鬥中得到大量賞賜,有兵器、有鎧甲、有戰馬、懂漢話,授予的田地又被安置在離英格蘭貴族封地較為接近的地方,與來自大明的少數客家人混居,具備成為一支軍隊的全部條件。
普利西麵的邊境控製線上,因為狩獵、水源、不同的律法、不通的習俗,他們很快與英格蘭貴族產生矛盾,零散的軍兵很快團結起來,各自多則上千、少則數百,推明人為首領,向官府奏報邊境矛盾,請求越境擊賊。
普利這個隸屬大明的縣,行政能力是殘缺不全的,因為沒有正經的民政官。
他們隻有雷電法王、降瘟天王、爆破之主曹道長。
曹道長懂得個屁的民政,整天和北洋鼻子翹到天靈蓋上的大兵混在一起,聽說邊境上因為一頭野豬有百姓被人用長弓射死,他不把精煉砒霜發給邊境百姓指揮他們越境投毒就已經非常克製了。
事實上他差點發,被魏四爺勸住了,將軍應明率軍在東麵邊境與英格蘭人對峙,魏四不想讓西邊這些早前投降的貴族再給應將軍找麻煩,便自告奮勇的去了德文郡西部邊境。
其實這事根本用不著他插手,百姓已推九名首領組成堂口,各有軍兵數百,隻等著官府一聲令下就越境擊賊了。
魏四的到來,對九個堂口而言就是來自官府的支持。
康沃爾郡仍處於民兵製度的貴族,遭了秧。
後世所有關於英國‘皇家’的翻譯實際上有很大問題,‘royal’這個詞,實際上就是王國的,所以英格蘭有王室海軍。
但為何一直到幾百年後都沒有王室陸軍呢?
因為海軍針對外敵,國王有了常備軍,就會對領主產生威脅,還沒出生就得罪了所有人。
古老的兵製並不會影響士兵戰鬥力強弱,隻需要召集幾個貴族把部隊集合一處,學西班牙人的樣子改變編製就能讓他們成為一支‘現代軍團’。
但古老兵製非常影響動員能力。
甚至還不如軍戶製度下的艾蘭兵。
九個堂口各自擁立首領,其首領自稱千戶,各率六七百兵,互相連結,同一時刻揮師渡過福依河與卡莫爾河,除了林立農田上的城堡,幾乎所向披靡。
甚至就連尋常的城堡都不能阻擋他們進攻的腳步。
幾年戰爭裡康沃爾郡沿海時常遭遇兵禍,不單單是明軍航往普利縣時要經過沿海,他們自己的海盜有時也會上岸劫掠一番,使沿岸大片田地荒蕪,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進入貴族、商人的工廠中勞作。
幾乎毫無抵抗能力。
唯一能減緩九個堂口西攻的,是俘虜。
攻破一村鎮、取得一工廠,便有數百俘虜……對正常軍隊來說,隻要百姓投降,他們不會成為俘虜。
但這些艾蘭軍士的大明人首領到這來就是要土地的,不願與人分享;而艾蘭士兵則都經曆過都柏林之戰,他們隻要哪裡需要人。
雙方一拍即合,幾條大福船停靠在福依港口——白老虎或成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