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邵廷達再從一處已經被攻破的炮窗進入要塞時,周圍處處喊殺之音。
這是要塞的二層,城牆上每層炮窗多達十二三個,但城牆上被石岐船隊轟出的炮孔並不規則,能讓他們借力攀爬的地方就那麼幾個,炮窗裡也並非是邵廷達想象中好似城牆上的守備通道,而是被分隔出的一個個小房間。
各個房間並不相連,開門都通向中間的旋轉樓梯。
每個房間布置一門火炮、守備一個炮窗,至多十名士兵,就能借助這裡守備外麵上百個想攻進來的敵人。
甚至哪怕哪個房間失守,想要攻出來也要麵對樓梯上下高低不同的守軍,同樣是以多打少。
可惜他們遇到的是南洋軍,陳沐的南洋軍。
城內城外,處處都在戰鬥。
轉眼間旗軍自炮窗魚貫而入,到處都有手雷炸響,有旗軍在攻陷房間後立在炮窗上對城下高聲喊話,讓城外的袍澤由這裡攻進要塞,但緊跟著就被隔壁炮窗鑽出來的緬軍火銃手就近放死,一聲慘呼墜下城去。
那個放銃的緬軍火手也落不得好,城下皆是南洋軍鳥銃手,趕在他還來不及將身子藏回去,便也同樣被鳥銃打死。
三間屋子被明軍先以手雷隨後刀斧手湧入肅清,繩索自炮窗放下,引入更多在城下待戰旗軍,緊跟著要塞東麵又是一聲蓋過一切的巨響,甚至令邵廷達腳下的地磚都震動不已。
他知道,右翼三船旗軍終於以火藥在城牆爆開缺口,他揮手對屋子裡部下道:“更多人殺進來了,他們在樓下!”
事實也正如邵廷達所想的那樣,左翼三船旗軍在靠岸後便向他這邊彙集,而右翼率先登陸的旗軍則就地結陣,他們的福船未經大火,諸多火藥兵器都沒拋下,接連不斷以火藥筒、虎蹲炮轟擊爆破,往複數次終於自牆外轟出一道缺口,湧入要塞中,在一層與敵軍浴血拚殺。
那邊的進攻要比邵廷達容易得多,要塞一層是敵軍住所營房,原本應為守備薄弱處,但接連不斷的爆破提醒敵軍在那側守備,聚集不少敵軍。
但短兵相接,沒人能討到好處。
結陣的南洋旗軍鳥銃手殺入缺口,數人一排齊射而出,往複三排鳥銃先打出去,緊跟著便是魚貫而入的刀斧手,各個就近手銃打放一遭,緊跟著刀斧齊出,重視長兵的緬軍被銃手打散陣形,再對手他們也隻能抵抗片刻便被擊退。
接著更多旗軍自缺口湧入要塞,將敵軍向北麵擠壓,轉眼便士氣大潰。
以此同時,邵廷達所率旗軍自二層炮樓亦向外發起衝擊,搶占樓梯,直接向上殺去,依仗甲胄堅固將要塞中緬軍打得節節敗退,直至殺上城樓,將固守要塞的上百緬軍向城牆邊逼迫過去,喪膽敵軍根本不能對他們發起有效的反衝擊,甚至有人因畏戰跳下要塞。
最堅固的要塞往往是從內部攻破,而在萬曆二年,堅固的要塞也會被火藥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