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緣由(2 / 2)

開海 奪鹿侯 4181 字 8個月前

戶部尚書放下煙鬥,抬起一根手指道:“收賬目、召官吏,與同僚多般議事方知,江南商貿繁榮,百姓多種絲綿,米價也比北方便宜,他們更樂於交本色;而北方諸省以農事為生,邊鄙窮困之地,百姓耕作稍稍受災,則本色則不足交付賦稅,便要折色。”

沒有問題啊?

張居正點頭道:“這正是讓北方百姓更加便利,其地米價糧價更高,折銀有利百姓。”

“但過去民解民運,賦稅難急在糧長;如今官解官運,賦稅難急全在百姓,貪、扣、剝、耗,四急之下,本應交銀一兩、朝廷也隻能收一兩,當然實則戶部隻能入帳見不到這一兩銀,但百姓卻要費二兩甚至三兩才能交上,此則為重稅。”

“百姓越貧困,越需折銀上稅,越折銀上稅,則越貧困。”

“單單如此,還不是問題所在。折銀依賴商賈、地主那些富貴之家,主要為糧商,待到官府收稅則糧價變低、傷及農戶;收完稅糧價漲高,再傷農戶,這是平時人心趨利,天性使然。”

張居正的眉頭皺起來,王國光卻沒有停下,他的語調更為沉重。

“待到亂時、戰時,商賈、糧商乃至飯飽衣足的尋常之家,凡有金銀者,必要屯銀傍身以避宗族之禍的閣老。”

作為大明朝首屈一指的財政家,戶部尚書王國光仿佛穿越時空看到數十年後的情景,他的語氣緩慢而憂慮:“市麵銀少,銀貴糧賤,天下各地富人少窮人多,交上稅者少欠稅者重,凡有內憂外患,國朝用兵需銀糧,可銀兩不足用,再束手無策……”

“對外束手無策便要加派稅餉,加練兵餉、加用兵餉,百姓本已交不上稅,便要落草為寇。”

陳沐突然全明白了,他接過話來,道:“落草為寇,朝廷便要再向內用兵,加派剿匪餉,朝廷但凡還有一條生路就不會這麼做,但內憂外患已再無其他辦法;朝廷但凡給百姓一條生路,他們都非但不會落草為寇,還要助官府擒拿,可一旦百姓都落草為寇了,再征剿餉,則隻能破門敗家,剿出更多匪來。”

陳沐的話不但令張居正側目,還讓年邁的王國光為之驚訝,張張口險些說出不出話來,頓了片刻與張居正交換眼色,這才啞然失笑道:“靖海伯未免有些危言聳聽了,隻交不上稅,不至如此,即便真如老夫所言,休養生息幾年,到時官吏才俊會有更好的稅法,南倭北虜亂了這麼多年,起於我輩平於我輩……嗬!”

說到這,王國光看著陳沐,眼神頗為嚴厲,帶著提醒的意思道:“此時此刻,不正是在完善稅法麼?”

一貫遲鈍的陳沐腦袋轉得飛快,硬是半天才弄懂戶部老爺子突然這麼嚴厲做什麼,稅法是張居正定的,他這話裡話外說稅法會亡國,難道不是在說張居正有問題?

不過他的表演才能在此時起到了大用場,他裝作沒看見王國光的提醒,一臉陰沉的緩緩搖頭,道:“不是稅法有問題,稅法什麼問題都沒有,在貨幣,在銀,也在財政運輸。”

“哦?”張居正的眉頭依然沒有舒展開,他也在腦中飛快推演局麵,事實上他根本不在乎陳沐是不是覺得稅法有問題,隨意道:“靖海伯暢所欲言。”

“國朝世麵流通銀兩,錢法銀兩與銅錢並行,但銀不在朝廷鑄造,多為海外流入,難以調控,因此朝廷對抗風險的能力低;財政運輸也是如此,征得銀兩不在國庫,不論本色還是折色,各省征得、各省自行輸送使銀使糧衙門,銀糧不經國庫統一管理,不利權力集中,財政因而混亂。”

“並且朝廷有兩套財政,中央與地方,十萬戶之邑僅數名官吏領取俸祿,助他們管理地方的皂吏皆為地方自行招募、自給火耗,既不利集權也不利財政更不利吏治。”

“事發突然,後生晚輩沒有準備,姑且妄言幾句……閣老,咱大明朝,是不是可以設立銀行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