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沐被自己坑了。
他原本想著明軍開拓北亞沃土的同時,也不能讓西班牙人閒著,讓他們去收拾葡萄牙,卻沒想到最後阿科斯塔笑眯眯地告訴他葡萄牙國王親征摩洛哥的消息,還有最關鍵的菲利普也是葡國王繼承人選。
從修士的笑容裡,陳沐能感覺到,菲利普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葡萄牙國王親征很有可能回不去了。
他能感覺到,此次議和、提出共治,都是菲利普想要安定新大陸局勢的見招拆招。
這個節骨眼對西班牙很關鍵。
葡國雖小,航海技術與造船產業卻不差,如果西國能吞並葡國,成熟的造船業能幫助西班牙更快速地建造戰船。
無敵艦隊的覆滅,英西大海戰發生在什麼時候呢?
印象裡那是1588,十年之後。
西班牙與英格蘭的摩擦在現在就已經開始逐步升級,跟邵廷達會麵的英格蘭海盜依靠幾艘小炮艦在西班牙人的後花園如入無人之境。
東洋軍府的幕僚團正在以一種半吊子的方式來分析西班牙的決策出發點。
一幫人對著從西班牙人那拿到的歐洲地圖大眼瞪小眼,最後還是徐渭得出結論:“西人決策甚為精明,隻要不搶他們的錢,大帥可在此時取得想要的一切。”
徐渭所說的‘精明’,其實就是不在新大陸跟明軍繼續耗下去。
西班牙多麵作戰,彆管是接壤的法蘭西還是飛地尼德蘭,統統打成一鍋粥,還有要對葡萄牙動兵的戰略。
彆說徐渭,就是以任何一個從秦到明這段時間中華帝國的有識之士,觀看歐洲諸國都會有一個特彆的出發點——如何統一歐羅巴。
所以他想當然地將歐洲看做一個整體,法蘭西、尼德蘭、葡萄牙、大明的四場戰爭就是西班牙所麵臨的難題。
徐渭掌中折扇輕點桌案地圖:“輸大明一場,貿易談成,鳥銃火炮流入,其餘三場皆有可能取勝;若想贏大明一場,輸贏姑且不論,其餘三場必輸。”
儘管這個論斷一點兒都不嚴謹,他們甚至沒見過除西葡英三國外的任何歐羅巴軍隊,但在幕僚都比較認同——新大陸的明軍勞師動眾渡海而行,兵力較少輜重有限,但他們一致認為明軍比彆人強大得多。
陳沐也是認同的,他說道:“雖然跟我們交手的不是西國最精良的部隊,但就算他們調來精銳,我們未必贏得這麼輕鬆,他們一定更難受。”
這個時代再沒人比明朝人更理解這種感受了,這個時候的大明有七十萬兵力可能還少了,但要想調集七萬軍隊出海,難上加難。
甚至就連東洋軍府出海都是獨立於衛戍、錢糧體係之外才有能力調集兵力出海,如果國中與蒙古開戰,就不可能調集上萬軍隊出海。
“西國之況,神似大明啊!”
徐渭抬手指向地圖上奧斯曼的方向,道:“隆慶年,剛與蒙古議和,邊境仍陳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