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南洋衛得到呂宋輸入大量銅礦後,南北二洋所使用火炮皆為鐵芯銅殼工藝鑄造,成品率進一步提高,火炮的耐用性也提高不少。
想打壞一門炮,很難。
但炮兵對尼德蘭火炮的耐用性還是比較樂觀的,他們大多認為被挑出的兩門火炮會在連續打放十次後毀壞,但十次之後火炮還依然完好無損地擺在那,老練的匠人用棍棒敲擊炮口,沉著臉跑向遠處。
“帥爺,那門炮,是鋼的。”
西班牙過去的火炮他就沒見過有鋼的,有那寥寥可數的幾門鑄鐵炮就了不得了,從哪弄出鋼炮來。
難不成尼德蘭省份戰亂,突然用鋼造炮就發明出來了?
陳沐在南洋衛時也想過直接用鋼造炮,倒不是不可行,但因生鐵熟鐵煉成的鋼並不能平均,也不能保證全部是鋼,質地不平均有的地方脆有的地方韌,反倒質量還不如鐵芯銅殼炮耐用。
他現在甚至有些懷疑手下軍匠是不是走後門進的軍器局,鋼和鐵都分不清了?
“接著打,打到炸為止,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東西!”
命令一下,這可苦了前麵提心吊膽的炮兵,前麵十炮放著還好,反正知道它早晚會炸,可連發十炮之後接著打,心裡承受的壓力就有些不同了。
每一炮放出去,都覺得這炮會炸,躲在牆壁後頭嚇得發慌,結果每一炮都不炸。
到後麵甚至心裡頭實在承受不住,還往牆那邊墊了幾副胸甲,越打越害怕。
用正常量的火藥進行連續打放三十炮後,陳沐已經相信這門炮身帶著棱角的火炮是鋼炮了,迫不得已隻能下令用強裝藥也就是過去明軍的正常藥量來發射。
以前明軍用火炮正常藥量就是彈藥等重,後來南洋軍府用的火藥有了改良、對彈道也有了研究,便將火藥使用量減少到炮彈的一半重。
打到最後陳沐實在懶得看,打道回府喝了杯茶,這才有旗軍快馬來報,兩門炮終於被打壞了一門,從炮身中間被憋炸了。
它確實是鋼炮,隻是和陳沐想象中的鑄鋼炮不一樣,是一門鍛鋼炮。
憋炸的炮身像斷成兩截的大彈簧,從橫截麵看過去,炮膛內部是用類似葡萄牙造佛朗機的拚接手法,好像箍木桶一樣把鋼條箍成炮膛。
炮膛外則是用鋼條從炮尾開始像纏線一般一圈一圈纏到炮口,再從炮口一圈一圈纏回炮尾,光是看就知道造這門炮費了多大力氣,在包裹三層之後,再包上一層鐵槳打磨拋光,最後加上一些裝飾性零件。
非常有趣,費時費力的做工令人歎為觀止,但這也換來應得的回報,材料的強度大增讓這門炮在耐用上一騎絕塵甩開陳沐平生所見一切火炮。
“這樣的造炮工藝,我們能做麼?”
麵對陳沐的問詢,老匠人搖搖頭道:“沒問題,這太簡單了,不過耐用倍之、花費亦倍之。”
這種製作方法一看就非常耗費人工,但卻達成一個不太實用的結果,陳沐笑道:“我們要試試用這種方法做不同規格、口徑的火炮,以算出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