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實行了科舉製度,你難道就不擔心天道學宮沒落了嗎?”
嬴政這個問題的意思很明顯。
天道學宮雖然是以培養人才為主,但也正因為從學宮之中畢業的學生的質量很高,所以經常會被秦國的各個部門所吸收。
也就是說,在這個被貴族把持著仕途的時代,天道學宮本身就屬於一個異類,可以直接繞過大貴族,直接開辟出一條步入官場的道路。
原本學宮的作用是獨一無二的,對於寒門子弟來說,隻有進入學宮之中才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而如果科舉製度產生,那麼大部分的人都能擁有了另一種選擇,可以通過參加科舉考試來步入仕途。
這也就意味著,天道學宮失去了壟斷地位,無法再把持寒門學子的晉升道路。
不過這時,北辰卻是微微笑了笑,隨即開口回道“雖然天道學宮也是帝國人才輸出的一個重要途徑,但它所存在的主要意義還是培養人才。”
“學宮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科舉則是選拔人才為官的一種方式,在我看來兩者之間或許會有一些矛盾,但總的來說卻是相輔相成的。”
“可以預料,在科舉製實行之後,定然會在全國上下掀起一股狂潮。而我天道學宮則是培養人才最好的場所,那些想要入仕的人肯定會紮堆的過來。”
“到了那個時候,學宮的門檻恐怕都要被踏破了,又怎麼會沒落呢?”
既然北辰主動提出了科舉,那麼這個問題他肯定也想過的。經過一番思慮時候,他還是覺得此事無論是對於大秦還是百姓,亦或是學宮,都是一件好事。
雖然從表麵上來看,學宮的重要性降低了,但實際上科舉越紅火,其地位卻會越高。
這個就像是後世的旅遊業,會帶動餐飲業、娛樂業、文化業等眾多行業的發展是一樣的。
而且就算是學宮與科舉都能夠幫助人踏入仕道路,但雙方的含金量卻並不一樣。
就像是那些世界級的名校與三流大學都是大學,但實際上的差距卻是非常大的。
有了對比與差距之後,才能夠更好的表現出自身的優勢,讓天道學宮獲得更加超然的地位。
既然對雙方都由好處,那為什麼不促成這件事呢?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清楚的明白如今這個時代的基層人民所過得有多麼的艱苦。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無論是再怎麼努力也無法獲得成功。
世卿世祿製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社會的架構,但卻徹底封死了下層人的上升空間。
平明永遠隻能是平民,貴族世代都會是貴族。
這樣太不公平了。
作為帝國的高層,他自然不會幼稚到卻追求什麼人人平等,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種現狀還是可以做到的。
雖然他不是什麼大好人,可既然擁有了一定的能力,那麼為什麼不能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提前了一千多年現世的科舉製度,既是他為上千萬的百姓所開辟出的一條道路,也算是對於這個世界的一些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