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始終認為柯南的內心世界比所以罪犯都肮臟,所以才能想到幾乎所有可能性。
一根優秀的攪屎棍,得精通所有攪屎的事。
在鄉下前後九天,胡笳的戲份也基本拍完了。
回京路上胡笳和劉倍都感覺這戲拍得心靈倍受折磨:“最後這幾場戲太壓抑了,不處理好肯定過不了審,不能這麼埋汰勞動人民。”
合著她們不是勞動人民。
其實挖掘黑暗製造衝突是六代導演的慣用把戲,如果是以前的蘇長青多半把模特們關起來了事,現在他更願意留一個玄幻的光明尾巴。
光明的尾巴得大家為她們打造,所以一回到北京劉倍就開始聯絡樂隊和竇惟本人。
沒兩天就有了消息,現場演唱沒問題,電影使用歌曲的授權費用也不貴,合作算是談妥了。
蘇長青倒不意外,搖滾在國內本來就叫好不叫座,葉公好龍的多,真為他們買單的少。
多年以後竇惟和天後王非離婚後被媒體圍剿,據說一度生活慘淡,連普通白領的收入都維持不了。
劉倍在電話裡說:“我和他聊了咱們的電影,他問得很細,好像對你的拍攝手法和故事處理很感興趣。”
不過合作配樂的事竇惟很慎重,提出先和導演見麵聊聊:“唱首歌無所謂,進一步合作還得再看看,我不和傻逼一起做事。”
不知道他的傻逼標準是什麼,這兩個字後來好像與他如影隨形。
蘇長青非常重視電影配樂,這也是成敗的關鍵之一,於是答應了登門拜訪。
劉倍卻說:“人家不讓你去,他要來找你。”
“為什麼,我不得禮賢下士三顧茅廬嗎?”
“人家自由散漫,沒心思坐家裡等你。”
“行啊,”蘇長青倒也無所謂:“他什麼時候來?”
“不一定,反正哪天想來了自己就來了。”
“不會放我鴿子吧?”
“玩搖滾的看著什麼都無所謂,其實心裡可較勁了,要真不想見誰,一句話就回絕了。”
《公主的決斷》那邊也到了需要考慮配樂的時候,杜可可想找王立平,就是為87版紅樓夢配樂寫歌的那位音樂家。
王老一生創作經典無數,除了紅樓裡的大量歌曲,還有《少林寺》的主題歌和《牧羊曲》,許多人都會哼的《太陽島上》也是他寫的,現在好像是哈爾濱的市歌。
不過蘇長青覺得王老杜不是很適合宮廷劇,於是推薦了譚盾。
譚盾後來為《臥虎藏龍》和《英雄》配樂,音樂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把握得很好,適合這種合拍片。
蘇長青一直很欣賞他,應該早點建立起合作關係。
兩天後竇惟來了,兩手插在口袋裡進了門,然後杵在門口,也不叫門。
後麵跟一女孩。
女孩穿一牛仔工裝褲,紮著兩條長馬尾,大大的兩眼四處看。
呦嗬,這不是那姓王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