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可可還繃得住,畢竟有自力更生獨立創作的尊嚴,丁嘉洛卻不在乎這個,直接打電話請蘇長青出來吃飯,祝賀之餘談點正事。
蘇長青這幾天忙得團團轉,的確沒功夫吃飯聊天,明白她想談什麼,也不拐彎抹角:“你是要談策劃冠名的事?”
“的確是這個問題,當初蘇導提出來不冠名,我們雖然不太願意但還是尊重了您的意願,可這片子明明是您策劃的,早晚都會傳出去,您拒絕冠名會讓人誤解為對影片不滿意,那我們豈不是白忙了大半年,千萬投資也可能打水漂。”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丁嘉洛誇大其辭了,她這部片子的票房得靠歐洲。
不過有雙獎策劃加持,歐洲那邊的表現應該也能更好些。
丁嘉洛也算是身段柔軟,隨著《公主的決斷》殺青,她一度下了決心要將蘇長青轟出北京,而且已經付諸實施。
然而現在情勢急轉直上,這家夥獲獎了,而且是雙料國際大獎,已不是她隨便動得了的,那就再主動巴上來。
作人得能屈能伸,何況從未公開撕破過臉。
蘇長青也很客氣:“當初有些事理念不一致,你也沒堅持我冠名,這是曆史遺留問題。”
當初大家在圈錢問題上有分歧,現在看來這種堅持有點綠茶婊的味道,怎麼賺錢還不是圈。
人在現實麵前是不斷成長的,蘇長青也一樣。
丁嘉洛有點撒嬌的味道:“我現在堅持冠名了,蘇導,我是您一手培養的,《公主的決斷》上上下下人選都是您確定的,關鍵時刻不能撇下我們。”
連一手培養都說了,這麵子能不給嗎?
蘇長青很爽快:“那就冠名吧,你們具體宣傳方案得我過目。”
丁嘉洛非常高興:“那是必須的,當然得您過目。”
蘇長青重生整整一年了,這一年折騰下來他明白了許多道理,有些夢也快要作不下去了。
其實算起來這一年的成績是不錯的,拍了兩步片子拿了兩個國際大獎,也算出人頭地了,跨入一流導演之列。
但也僅僅是一流導演。
如果沒有重生加持,能做到這一切嗎?
以他的才華也許努力若乾年後能做到,但想在剛畢業初出茅廬就乾成這樣,同時又買四合院又創品牌,應該是做不到的。
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一年來他又犯了在北電時恃才傲物的毛病,自視太高,反而沒有充分利用重生的優勢。
同時拿了兩個大獎,透過耀眼的閃光燈,他似乎看到了天花板。
接下去還能乾什麼?
按照周星馳的話說:“年紀輕輕就達到了人生巔峰,接下去隻有去死了。”
然而這並不是蘇長青期望的巔峰。
繼續拿獎,把國際大獎全拿個遍?
那又如何呢?
陳凱歌憑《霸王彆姬》兩年內大大小小拿了三十多個獎,犄角旮旯都沒放過,也不過就那麼回事。
如果沿著這條路下去,這一生最終隻是個著名的導演、成功的商人,距離理想十萬八千裡。
獲獎讓他看到了這條路的儘頭,同時也徹底打開了視野。
是時候作出改變了。
和母親通電話,她遲疑著問:“這兩天我看報紙,好像有個和你同名的導演在國際上獲了獎,你注意到沒?”
“媽,那就是我。”
“是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和你爸?”
“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
媽媽哭了:“長青,你變了,開始有事瞞著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