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胡同比較長,兩側有幾十個四合院,消息一出來就有人等不下去了,故居保護令還沒正式頒布前就開始賣房。
蘇長青以前看過一些表現拆遷的戲,都挺文青,扯犢子各種情懷,好像能當飯吃似的。
故居難離的老年人哪地方都有,但大家的利益衡量是不變的,沒多少年輕人喜歡一輩子繼續住在這些基本沒有生活附屬設施的老房子裡,盼拆遷是主流。
荷花胡同屬於胡同中的富人區,許多四合院經過改造有自家的衛生間廁所,然而絕大多數胡同還是公共的茅廁,大冬天蹲兩次就吹清醒了。
眼前這種情況令蘇長青蠢蠢欲動,正好賬上有些錢,很難不勾起撿漏的衝動。
他倒沒打算進軍房地產,因為很有自知之明,沒有背景缺乏人脈,想在北京這地方圈地賺錢是癡心妄想,何況都說了這胡同不能拆。
買下四合院也不是打算屯著以後轉手賺錢,據為己有本身就是一種快感,賣出去多沒意思。
除了貪心,他也有更直接的算計,目前四維有影視、音樂、廣告、經紀、京歌以及攝像機構等一堆公司,雖然每個都不大,但也五臟俱全,需要租用不少辦公場所,一個月租金就要兩萬多。
一下來年租金三十萬,十年累計夠現在買三個四合院了,何況未來四合院會大升值,怎麼算都更合算。
穆沐一直在邊上看著蘇長青打電話,最後問:“你想買那些四合院?”
蘇長青點點頭:“幾個公司的場地租金太高了,現在賬上還有富餘,可以考慮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更合算?”
“當然,初創都是租用,辦企業和成家一樣,一旦有了錢得先弄個窩。”
穆沐歪頭看著蘇長青的眼睛:“你才大我三歲,可給人的感覺卻成熟多了,做決定都是毫不遲疑,似乎沒有失手過,怎麼做到的?”
“我給誰的感覺很成熟?”
“我和雨菲都這麼覺得。”
不成熟才見鬼了,不過這種話沒必要正麵回應,蘇長青開始動手動腳:“我的確夠成熟了,現在看看你成熟沒有。”
兩天後天演的領獎隊伍出發了,杜可可和西門雄帶隊。
蘇長青並沒有急著接觸荷花胡同的賣家,現在沒人和他搶,房屋中介還沒興起,這麼多套集中出手,半個月能有人來問一次就不錯了。
他抓緊時間指導美工把車頭車廂設計出來,靈感突發打算在車頭兩側噴一個大大的字,完全超現實,一時卻沒想好噴什麼。
空閒時他就在胡同裡轉轉,將要出售的幾個院子情況摸清了。
已經住在這一年多,知道這片居民的構成相對單純,不像有些胡同人員很雜,一個四合院經常住好幾家人。
這樣的地方安靜,適合文化類公司辦公,以後升值的潛力也大得多,畢竟後來住四合院的非富即貴。
最終蘇長青挑了三個比較大的、保存相對完好的院子,為了避免賣家串通了坐地起價多生事端,讓廣告、經紀、音樂公司的人分彆去談。
而他抽空去了趟人藝,見見濮存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