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時速》去年上映,造就了基努裡維斯,沒想到《太平號》還能蹭他的熱度,隻是後麵的問題問得陰陽怪氣。
“一部試圖向世界證明中國商業電影能力的作品,題材打破西方專利。”
這個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一個精準設計的工業製品,節奏緊湊、人物飽滿、結構完整,在這個類型片領域有了新玩家。”
這話說的也沒錯,其實《太平號》的基本是按好萊塢工業模式製作的,後來的許多中國大片都是如此,比如《戰狼》係列和《流浪地球》。
甚至《戰狼》幕後團隊就是好萊塢的,連幾個反派都是好萊塢演員。
“這個周末不可錯過的好電影,如果帶著女友,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這什麼意思,本片壯陽嗎?
接下去三天票房都超過一百五十萬,在周末前已經累計九百萬大關。
蘇長青鬆了口氣,這個成績馬馬虎虎,隻能說大家都已經保本了。
反觀《七宗罪》,首周已經一億八千萬了,超過二十倍。
二十一日,上映的第八天,單日票房數據又創了新高,三百一十五萬,累計超過一千兩百萬了。
大衛·蘭道對《太平號》的預期顯然不高,打來了祝賀電話:“您的這部作品市場表現出乎我們所有人的預料,目前製作、發行、院線三方都已經實現了盈利,對一部亞洲電影而言實屬難得。”
之前不是說派拉蒙幾個業務高管對影片水準感到驚訝嗎?
現在賣這點錢又出乎預料了,看來除了功夫片,他們真沒拿亞洲電影當回事。
大衛·蘭道作出新承諾:“接下去我們會爭取儘量拖長放映期。”
院線原本可能打算放映一星期就下掉的,現在票房節節攀升,自然有價值往後延長了。
但畢竟票房總額不大,扔屬於小製作小利潤水平,超過半個月就不是所有影院都願意再留位置了。
美國時間與國內正好晝夜顛倒,蘇長青訂了十天左右票房,休息嚴重不足,更彆提乾彆的了。
已經上映的片子,沒什麼需要他做決策,純屬心急了往前湊,最終他把事情扔還給了老金。
“距離北美下映差不多還有十天,這期間國內也開始放映,這些事我不想再插手了,還是你們全權負責吧,票房成績以及影評反饋兩天報告我一次就夠了。”
他得把心思用在下一部電影上了,請了那麼多專業人士,最終連弄劇本的時間都抽不出來,反而忙得像個藝術掮客。
這些天他盯著北美票房的同時也在思考,緊接著開拍《太平號》續集合適嗎?
恐怕不合適,至少好萊塢不這麼操作,即便題材很受歡迎,也得隔些年份吊胃口。
《太平號》票房破兩千萬不是問題,利用好大衛·蘭道的關係,繼續良性合作是有可能的,那麼新劇立項就得與他們達成共識。
製作成本當然不能大,故事最好懸疑架空,東西方都合適。
想來想去,蘇長青打算開拍《移動迷宮》。
。
。
最近被噴比較多,部分人讀者沒訂閱,那部分推薦票也流失,大家有建議就提,最近在改變劇情,減少商戰以及經營部分,以後重點寫拍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