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觀眾震撼的反應蘇長青並不意外,《移動迷宮》是史上第一部逃殺電影,之前沒有過同類題材。
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部電影的價值也將逐步被發掘,比如它會成為所有吃雞遊戲的祖宗,除非未來網遊裡沒有吃雞概念。
逃殺概念原本源自於幾年後的一本《Battle Royale》,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大逃殺》,再往後有了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進而發展出各種吃雞遊戲。
但現在曆史被改寫了。
即便以後《大逃殺》仍被拍出來,也會被視為《移動迷宮》的模仿、致敬之作。
未來文化領域任何人談起逃殺概念都難以避開《移動迷宮》,它是鼻祖。
蘇長青深思熟慮後開拍《太平號》和《移動迷宮》,概念都是開創性的,隨著各領域模仿者出現,最終將形成文化現象,未來也將收割越來越高的聲譽。
比如後來的《饑餓遊戲》、《德州電鋸殺人狂》係列逃殺電影,其實都是模仿之作,前者抄得很明顯,後者也隻是把場景從室外改到室內,規則變了點花樣。
“這部電影的編導是同一個人吧?”
“好像是,蘇長青導演並編劇,這個人還很年輕,他的作品都是自編自導。”
看電影能記住導演、編劇的,都是好觀眾。
《移動迷宮》的音效和配樂很棒,震撼人心,很容易就讓人熱血沸騰。
故事節奏也非常緊湊,沒有溫情與博愛的展示,也沒有自我犧牲、真理救贖等橋段膩歪人,蘇長青沒有給任何角色添加道德光環。
畢竟三國演員合作,曆史上大家矛盾重重,抬高貶低誰都不合適,影片不能成為口水戰的犧牲品。
但並非所有人都是戰士,三個國家都有人因為各自理由選擇自殺,不願意繼續逃殺下去。
“我不認為這些自殺的人更有人性光輝,他們隻是懦弱而已。”
“也不能這麼說,這種情況下自殺很難說是懦弱。”
“自殺就像孩子在恐懼麵前閉上眼睛,強者應該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上它。”
後半句是羅曼羅蘭的話,蘇長青對身後的這名觀眾刮目相看。
“這個中國導演真的很厲害,我們日本有能拍出這樣影片的導演嗎?”
“呃,這個還真不好說,亞洲最好的槍戰片、動作片都是香港人拍出來的,商業片我們好像真沒哪部拿得出手,這個蘇長青導演去年的《太平號》在我們日本票房也很好,中國現在有不少很高明的導演。”
“好像也不能這麼說,日本導演總體水平應該更高的,社會問題,小市民溫情,學生青春等等影片拍得不錯。”
“還有異色妖豔的粉紅**片,這個我們獨步世界,嗬嗬。”
日本真正獨步天下的應該是恐怖片,不過好時代還沒到來。
至於**類的片子勝在量大而已,天生本錢不行難以一鳴驚人,隻能用獻醜二字形容。
畢竟工業化更早,目前日本的導演人才的確比大陸多些,不過頂尖的同樣屈指可數,而且擅長的都是藝術片。
亞洲商業電影隻有香港曾經憑動作片、警匪片一枝獨秀,其他地區發展得都挺尷尬。
但就整體文化產業而言,日本音樂、、漫畫、動漫等等水平高不止一兩個層級,目前雄霸亞洲應該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