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入殮師》的拍攝工作基本就收尾了。
蘇長青原本計劃《入殮師》三個月拍完,算得比較寬鬆,結果兩個月不到就完成了絕大多數鏡頭,後期再補一些冬季的外景就行了。
畢竟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大場麵的劇情戲,也沒有複雜的道具布景,即便拿出拍巨片的精神也是無處可用的。
有些事與設想也不一樣,比如他真正拍起來才發覺原來的一些分鏡設計太煽情太炫技,拍出來的效果並不好,這出戲的確適合固定機位長鏡,過多的切換反而破壞畫麵感,於是從善如流修改計劃,反而省時省力。
另外所有演職人員都很拚命,非常珍惜與高倉健合作參與大製作的機會,經常加班加點。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大部分員工都拖家帶口,這樣長時間在外出工作有點受不了,以前拍戲一個月肯定完成,甚至後期都做完了,也都想趕進度早點回家。
北野武《小偷家族》十月中旬才開拍,蘇長青去探了幾次班。
應該說是去上了幾次班,作為編劇本應該跟隨劇組,但他太忙了,隻能隔三岔五露個麵,解決一些劇本細節問題,算是特例。
《小偷家族》有大量室內戲,北野武也選擇了實景,拍攝地設在東京江戶川區的一條偏僻巷子裡。
蘇長青每次去都像鬼子進村似的,大老遠就有人能發現他,然後人影閃動咋咋呼呼,很像在乾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在日本敢這麼工作的編劇,恐怕隻有我和長青君了。”
北野武不止一次這麼說,聽口氣也不知是得意還是有點不滿。
他為《小偷家族》選的女主還不錯,叫大木鬱美,雖然不算漂亮,但有股獨特的味道,笑起來迷人。
北野武說:“我出身下層,很清楚這樣的女人大概是個什麼樣子。”
他的確了解,對劇本的理解非常到位,大木鬱美和原作女主的氣質類似,蘇長青也很滿意。
另外他早早就向北野武通報了《入殮師》將參加戛納影展,然後爭取歐美發行。
雖然現在還在製作階段,有些事也得考慮了,兩人之前有過約定,《小偷家族》拍出來得拿到歐洲去參加電影節,兩部戲不能撞在一起。
蘇長青倒是想橫掃國際大獎,但那是不可能的,戛納、柏林、威尼斯電影節更講究些,都要求參賽電影未在其他國際電影節上放映過,連打醬油參與公眾環節都不行。
既然隻能選一個,蘇長青選擇了法國戛納的金棕櫚。
“為什麼長青君選擇戛納而不是威尼斯金獅或者柏林金熊?”
“僅僅是個選擇,因為我喜歡金棕櫚。”
蘇長青想去法國轉轉,不過選擇金棕櫚的主要還是不讓北野武選這個,金棕櫚的最佳劇本獎很一般,不如另外兩個炫,比如柏林的劇本獎是銀熊獎。
《小偷家族》是個劇本特彆精彩的戲,之所以請北野武執導就是要拍出日本社會的味道,進而體現出劇本的精彩,萬一他選了劇本獎項不精彩的戛納金棕櫚豈不是扯淡。
按照蘇長青的規劃,九七年是他的獲獎年,日本是他衝向國際的階梯,否則不管兩部電影賺多少錢,年度計劃都算失敗。
“既然長青君去了戛納,那我就帶著《小偷家族》去威尼斯或者柏林。”北野武想了想:“還是去柏林吧,我也喜歡熊。”
聰明人一點就透,他當然知道柏林頒給劇本的是銀熊。
“那就拜托北野前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