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追逐到極致(1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4495 字 10個月前

或許是《黑天鵝》後期製作順利,也可能是祥雲基金在泰國初戰告捷激勵的,蘇長青心情放鬆思路也隨之突然就打開了,《鋼琴教師》越寫越順。

他想明白了一件事,這是阿佳妮的《鋼琴教師》,不是於佩爾的。

這很關鍵,雖然她們同為法國頂級女演員,又都是拍文藝片的,但無法互相代替。

雖然這是很顯而易見的道理,但相當多的業內人士意識不到這一點,或者不服氣,堅持原味移植的翻拍作品汗牛充棟,結果大多都不成功。

蘇長青重生之初堅持原創之路,叫好不叫座之後麵對現實開始翻拍,已經曆了三個階段。

一開始《我的野蠻女友》《太平號》基本原樣移植,雖然有些改動但整個框架沒有變。

然後《移動迷宮》開始大改,糅合進了《大逃殺》和《饑餓遊戲》的大量元素,而且賦予了全新的反戰內核。

到了《小偷家族》《入殮師》和《黑天鵝》階段,因為劇情複雜記不清詳細內容,蘇長青開始在大框架下二次創作,人物之間的小故事、互動對話都已完全是自己寫的,和原作差彆很大。

現在開始寫《鋼琴教師》,又發展到了新階段,情況已差不多類似命題作文,開局隻有一張圖,幾個人物設定,其餘得全部自己重寫。

既然是創作,那就是根據阿佳妮的條件編寫故事,少了原作限製當然就順暢起來。

《鋼琴教師》原作無疑也是為於佩爾量身定做的,雖然演的是四十歲左右的教師,但她當時已經五十多歲,又故意造型得乾癟蒼老,與大家印象中的高等學府鋼琴教師形象大相徑庭,說她是賣菜小販也不違和。

這電影也是為獲獎定做的,極端突出於佩爾的演技,有大量特寫鏡頭,注重刻畫內心世界,文藝氣息非常濃厚。

劇情同樣走極端,沒有一個情節是令人舒服的,鋼琴教師的人生毫無樂趣,生不如死,與學生之間短暫的所謂愛情隻有傷害與痛苦,以及對尊嚴的無情踐踏。

可以說這是一部推高表演藝術的純粹文藝片、獲獎片,也有一定票房價值,雖然冷靜又不失悲憫的刻劃女主角的遭遇,可能具有人文價值,但社會意義幾乎為零,拍出來也甭想在國內公映。

不過《鋼琴教師》的表現形式對蘇長青有極大的啟發價值,他因此又補拍了二十幾段《黑天鵝》中穆沐和柳雨菲的戲,進一步突出內心刻畫。

李奧以及穆沐、柳雨菲也是服氣:“您這創作可真是自由自在,都開始配音了,反過頭又補拍。”

自己編導、自己的人馬和資金,當然有追求儘善儘美的自由,有條件的導演進入數碼時代後甚至把老作品拿出來重新製作再上映,《星球大戰》係列這麼乾過,甚至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也做過。

補拍《黑天鵝》當然也是為了風格上與後作《鋼琴教師》步調一致,這樣才像是黑色係列的作品。

另外蘇長青也有了個考慮,《水形物語》這故事的女主很難挑,需要顏值一般但表演大膽細膩,他認識的女演員沒一個合適的,而於佩爾卻是很好的人選,合作的話肯定會非常出彩。

這簡直是乾坤大挪移,把原本屬於她的電影挪給了阿佳妮,再安排一部合適她的好片。

這主意看上去不錯,但現在沒時間考慮這個,以後再說了。

創作《鋼琴教師》同樣必須考慮顏值因素,於佩爾數年後拍攝這部片子時已年老色衰,而阿佳妮現在美得像朵奇葩,形象必須暗淡化普通化處理,連表演風格都得改變,這對她都是挑戰。

對於自毀形象阿佳妮倒是能接受,被人誇了一輩子美貌,似乎也有股反其道而行的衝動。

“彆在意這些,我不是花瓶。”

美女的話說得輕巧,角色是否好看可以不在乎,那麼是否介意一起玩變態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