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當零配件供應商這麼光榮,看來日本原來走錯了路才搞出那麼多世界級品牌,現在改邪歸正了。
這當然是典型的蠢話,比如一台手機裝配成本一千,日本的原件即便占百分之三十也不過三百元,純利有一百就不錯了,可這台手機零售卻可能賣三千,到底誰更賺錢?
品牌才是生命,如果手機行業爆發革命不再用那些零件了,日本那些配件商就歇菜了,而擁有品牌的手機製造商繼續在賺錢。
這些超越時代的認識對蘇長青的發展至關重要,他收購神野就如同國內那些家電企業收購日本的品牌以及市場,無疑是快速崛起的捷徑,不能毀於日本某些人的排華情緒。
在飛機的頭等艙裡,身邊的鹿野千津已經睡了。
蘇長青傾身輕聲問另一邊的高倉健:“前輩,如果有好的劇本,願意與神野繼續合作嗎?”
穩定神野,最好的安撫手段就是繼續出上乘作品,進一步發展壯大。
蘇長青接下去沒空為神野執導作品,但可以寫劇本,社裡還有島正男等導演,尤其是島正男,拍《入殮師》時是他的副導演,戛納金棕櫚大獎也有份沾光,完全有能力獨立工作。
另外蘇長青也把學弟江河調往神野了,可以共同創作。
高倉健當然明白繼續與神野合作會有輿論壓力,但他並不在乎,蘇長青助他成為戛納影帝,知恩也得圖報。
“沒問題,隻要劇本合適。”
“那我就著手準備劇本了,新劇中前輩與鹿野小姐繼續飾演父女。”
“看來長青君已經胸有成竹了。”
的確胸有成竹,蘇長青打算抽空把《鐵道員》寫出來。
這部電影本來就是高倉健的代表作,蘇長青隻不過提前幾年寫出來,等入冬大雪覆蓋了北海道,島正男和江河就可以開拍了。
這部電影口碑很好,而蘇長青之所以關注這部電影,是因為高倉健開拍之前向製片方提出了一個特彆要求,在中國的播放版權得屬於他,他要將這部電影送給中國。
當時這個態度遭到一些日媒的批評,蘇長青不太明白高倉健為什麼非得這麼做,但他的對華立場由此可見一斑。
二十年前中國引進外國電影非常慎重,那麼決定引進《追捕》時,是否先考察過高倉健的立場傾向呢,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媽媽從小就教蘇長青,要和好孩子一起玩,他一直記得很牢,高前輩就是個好孩子。
飛機在成田機場開始下降,機上廣播傳來空中小姐甜美的聲音:“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感謝您選乘日本航空公司……”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