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琍坐在對麵,冷眼看著沒有開口。
電影創作是集體工作,隻要不是非常自負的的人不會拒絕同行們坐在一起腦力激蕩。
《甲方乙方》研討了一年,本山子創作小品也一樣,經常一夥人坐在一起喝酒攢段子,一晚上白酒能乾掉好幾瓶。
張導也不例外,比如三年後他拍《英雄》,雖然是個刺客劇,但原來劇情中沒有真正出現秦始皇,還是薑導極力建議加上去的,於是劇情大改。
最初秦始皇也是定了薑導出演,最終張導卻選擇了陳道明。
這顯然不是個好選擇,陳道明的秦始皇被諸多詬病,如果薑導出演顯然會霸氣許多。
張導對這個話題顯然有些抗拒,但在眾人注視下還是說了:“目前有幾個構想,但還都不成熟,我個人傾向聚焦農村教育,尤其是失學問題。”
他說的是《一個都不能少》。
薑導微微蹙眉:“教育題材?是有關部委的任務嗎?”
一般沒人會投資教育題材的電影,即便拍校園也是愛情片,除非是拿有關部委的經費配合宣傳。
堂堂一代名導,離開了鞏琍居然創作能力枯萎到去拍宣傳片了?
這種質疑口吻無疑令張導不爽,老子是班裡的尖子生,偶爾考差了一次,居然就被懷疑學習能力,你特麼瘋了嗎?
本山子堅持把雞腿塞給了張導:“我覺得農村教育題材挺好,你們不是農村出來的不知道,現在下麵問題非常嚴重。”
蘇長青也支持:“這肯定不是部委的宣傳片,哪個部委會請張導這樣的大導演拍暴露自己工作短板的電影?”
薑導不服氣:“您怎麼知道是暴露短板的,或許是歌功頌德的呢?”
蘇長青笑起來:“據我所知農村兒童失學問題很嚴重,歌功頌德不會選擇這個角度。”
張導讚許地看了一眼蘇長青:“還是師弟看得準。”
薑導嗬嗬笑:“合著我這央戲的看走眼了。”
接著張導說了大概劇情,一句話就能說清,一個鄉村教師發現自己的學生進城務工了,於是一個人踏上了尋找之路。
這部電影和《鬼子來了》一樣是改編的,沒啥可保密。
劇情結構與《秋菊打官司》很類似,都是一個農村女人為了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進城。
《秋菊打官司》拍於五年前,不但拿下威尼斯金獅大獎,鞏琍也威尼斯封後,然後橫掃當年金雞百花。
時隔多年張導再次聚焦農村題材,當然比城市喜劇《有話好好說》靠譜得多。
事實也證明這一點,《一個也不能少》兩年後二度拿下威尼斯金獅。
薑導瞟了一眼瞿穎:“小瞿能演鄉村教師嗎?”
瞿穎:“我……”
她當然演不了,沒幾個女演員能像鞏琍那樣長著國際臉,但也能演最土的農婦。
鞏琍斜眼看著張導。
薑導對鞏琍嗬嗬笑:“你還能再演農村人麼?”
這顯然是架秧子,鞏琍眉頭皺起來:“我說想演了嗎?”
張導微笑著,始終不表態。
看來兩人還都在氣頭上,雖然整天湊在一起,並不表示儘釋前嫌。
氣氛變得有點冷,蘇長青自己乾了杯中酒:“時候不早了,明天還得走紅毯,回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