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那時候的航海成本,從日本橫渡大海過來搶劫,還得和明朝正規軍作戰,你覺得劃算嗎?”
穆沐搖頭:“恐怕不劃算,隻要把海邊的居民內遷,海盜就搶不到什麼東西,一次兩次落空,以後就不來了。”
然而倭寇之亂卻持續了兩三百年,蘇長青帶著兩人在殘破的寺廟裡漫步:“其實所謂倭寇有相當大比例是咱們自己人,他們不隻是海盜,更主要的身份是走私犯。”
穆沐牽著蘇長青的手:“我們曆史老師說過,明朝下西洋後實行海禁,幾乎同時日本也實行了海禁,於是走私成了一門好生意,沿海武裝走私橫行,後來的鄭芝龍、鄭成功家族,就是當時東海南海上最大的一夥。”
冷不丁提到了鄭大人,蘇長青草木皆兵心裡咯噔了一下,想到了八幡晴美,下意識就泄了口氣。
柳雨菲東張西望:“這廟夠破的,所以說曆史任人說,可這座廟和倭寇有什麼關係,你歎什麼氣?”
蘇長青興致都降低了不少:“我憂國憂民啊,據說這座廟當時被倭寇用來關押俘虜來的幾十名婦女。”
他轉身指著門外的血印柱:“就是那個和尚,把那些婦女放了,於是被倭寇綁在柱子上燒死,在柱子上留下了血印。”
兩個女孩沒想到破廟裡居然有如此血腥的故事,嚇得輕聲驚呼,都往蘇長青身邊靠了過來。
蘇長青輕撫兩人的後背以示安慰,又歎口氣:“多麼慈悲的胸懷,舍身取義。”
穆沐盯著血印柱:“這哪是武裝走私,明明是強盜!”
蘇長青繼續道:“到了抗日時期,江浙的黨國大員紛紛來這座廟祭拜,以示誓死抗日的決心,幸好後來日軍路過這裡沒把廟炸了。”
“再後來學者研究,發現這個傳說是假的,根本沒有倭寇什麼事。”
穆沐和柳雨菲都很驚訝:“假的?”
“是啊,假的,和尚救婦女的事實際上是發生在清兵入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那個時期,和尚放人被清兵燒死了,當時的文人不敢實際記錄,就說是明朝時倭寇乾的。”
兩個女孩都有些泄氣:“故事還是真的,隻不過換了個時間換了一批人。”
三人轉了一圈出來了,站在大門口蘇長青指著血印柱:“你們仔細看這根柱子,它是整個牌坊的西柱,但與其他的部分材質不一樣。”
禪寺門口的牌坊是花崗岩的,這根血印柱的顏色的確與其他部分不一樣。
穆沐和柳雨菲狐疑起來:“這根柱子是後來換上去的?”
蘇長青點點頭:“後來又有人考證,這根柱子上的人形是天然的,這石頭裡有礦,透出了血色,正好像個和尚。”
兩個女孩愕然:“原來這是一個騙局?”
“是不是騙局無從考證了,但可以可定的是,這根柱子是故意換上去騙香客的。”
柳雨菲立刻總結道:“所以誰也不能說謊,謊言都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時間長了敗露了,連原來的香火都沒了。”
蘇長青有點惱火,說了半天故事,居然被柳雨菲搶先總結了。
他本來的意思是不能輕信彆人的話,不能人雲亦雲,現在假消息假故事太多了,收割智商蠱惑人心,可給柳雨菲這麼一說,變成警告他了。
穆沐瞟了柳雨菲一眼,笑著沒繼續這個話題:“明天到了蘇州,我們再一起去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