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前些天穆沐、柳雨菲以及吳鯨等一眾人拿著影片到中影試映後就反饋過,說現場反應熱烈,韓廠長尤其欣賞,當眾說了不少好話。
這幾年蘇長青聽多了各種好話,早就麻木了,大多數台麵上的話聽聽就好。
現在看來還真不是客氣話,韓廠長電話裡還特意反駁了他關於故事情節簡單的自我批評:“湯姆·漢克斯的《費城故事》、《阿甘正傳》說起來故事也都不複雜,一句話就能概括了,其實古往今來劇情模式已經被開墾差不多了,未來將是內容為王,你這部電影內容方麵做得很不錯,得發揚光大這個強項。”
蘇長青接下去和湯姆·漢克斯合作,韓廠長特地拿人家的兩個代表作舉例,這是非要證明自己有眼光看得準了。
不過他說的倒也是,《費城故事》講的是男主染上艾滋病被老板解雇,後來在律師幫助下為艾滋病人爭取權益的故事。
《阿甘正傳》大家都很熟悉,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跡的勵誌故事。
今天再看這部電影,沒有什麼勵誌,其實就是上天眷顧開各種掛,已經一股網文的味道。
不得不說湯姆·漢克斯連著的這兩部電影都和艾滋杠上了,《費城故事》裡自己得,《阿甘正傳》裡老婆得。
內容順應時代,九十年代初是西方艾滋最焦慮的時候。
大衛·蘭道也給予蘇長青的謙虛以有力抨擊:“東方式的委婉不適合好萊塢,這是一件商品,生產者沒有自謙的道理。”
這話說的對,王婆還懂得誇自己的瓜呢,裝謙虛搏好印象有點虛偽,純粹多餘。
中美兩方都看好在這部影片,很難得地達成了一致,實在令蘇長青意外,也非常可貴。
看來自我評價真的難客觀,要麼太謙虛要麼太自大,很難找到平衡點,姑且就把《殺死那個人》當作一匹黑馬吧,誰知道呢。
“既然大家都說好,我也承認我很牛逼。”
前幾天蘇長青初到洛杉磯,八幡晴美也打來電話,關心之餘也為這段時間太忙感到抱歉。
之前蘇長青在東京配音半個多月,始終沒見到八幡晴美。
晴美這兩個月陷入與政府和當地民眾的混戰,忙得不亦樂乎,基本都在各地奔波,連回東京見麵的功夫都沒有。
去年父親去世後,她計劃處理一部分虧損的神社和富士塚,因為特定的神社和富士塚沒法轉讓,隻能拆了退廟還地,幾年後再將土地出手。
淺間畢竟是知名神社,而且供奉的富士山神有特彆意義,大量拆除處理需要報備文部科學省。
二戰後接受改造,目前日本將宗教視為文化領域的一部分,很寬泛。
什麼東西一旦涉及文化就比較麻煩,畢竟許多富士塚是江戶時代堆起來的,也可以視作有年頭的文化建築。
不管什麼年頭也是虧本買賣,蘇長青出主意向政府申請經營補助,拿不到的話就順理成章開始拆。
一如他預計的,這些東西夠不上文化保護標準,有關部門直接回絕了,於是就開始拆。
拆除也是小步快走,五六百個待拆點分五年拆除,即便如此一年一百來個,平均每三天就得開始拆一個,工程浩大。
然而這些東西都是有信眾的,隻試著拆了幾個,就遭遇民意反彈,很快就有人出麵阻止拆除。
按蘇長青的理解,神社是一個經營場所,出售精神商品,怎麼還不允許商家倒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