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長青心心念念為首都弄個電影節造福子孫後代時,感覺自己的人格都升華了。
他上輩子沒有後代,這輩子也還沒有動靜,卻有了這份胸懷,屬於什麼樣的精神?
“你要花錢為自己的國家辦個電影節?”
蘇長青和北野武坐在戛納的某個小酒館裡,聊起了這個宏圖偉業,日本人有點抓不住重點:“為什麼?”
“因為我熱愛那片土地,而且愛得深沉。”
這不是耍貧嘴,除了這麼說好像也沒更合適的理由,做這事一時半會看不到好處。
“哈哈。”
北野武以為他是說著玩,不過卻聊起了東京電影節。
“日本經濟崛起,又開始變得雄心勃勃,我記得第一屆東京電影節是八五年,那時我剛涉足電影,還在演一些龍套角色。”
“當時電影節缺乏知名度,櫻花大獎都沒多少人知道是什麼東西,參加的人更少,第一屆無聲無息,第二屆是兩年以後舉辦的,最大贏家是你們中國人。”
雖然東京電影節的大獎官方定名是櫻花獎,實際上外界更習慣於稱其為金麒麟獎,因為獎座是一隻金色的麒麟。
麒麟是中國神獸,這麼借用如果是三十多年後肯定又是一場文化撕逼,不過現在沒人注意這些。
蘇長青不明白日本人的獎座為什麼不像金棕櫚那樣弄個金色櫻花,或者金色菊花也行,菊花是他們王室象征,可以為電影節增加點逼格。
第二屆櫻花大獎得主是吳天明的《老井》,而張導憑這片獲得了東京電影節影帝。
蘇長青現在想弄個影帝可不容易了,真是什麼事都得趕早。
第四屆東京電影節影後是後來專注小品的趙麗蓉老師。
第六屆櫻花大獎是田壯壯的《藍風箏》,影後是呂麗萍。
緊接著凱哥拿著《霸王彆姬》又掃蕩了東京電影節。
總之到世紀末東京電影節創辦了十五年,舉辦了十一屆,中間就不一一列舉了,上一屆的影後是劉若英,可以感覺到中國人在這個電影節上的份量。
所以電影節是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的事情,樹可不是一兩年就能長大的,鳳凰也沒那麼快就願意飛來,得投得下本錢耐得住寂寞。
“東京電影節是由東京國際映像文化振興會主辦的,背後有政府和財團支持,否則是支撐不下去的。”
北野武說這話的意思很清楚,電影節很花錢,蘇長青雖然拍了幾部熱門電影,但也沒賺非常多的錢,憑個人很難做成這件事的。
“而且貴國的情況和日本還不一樣。”
不一定的地方多了去,北野武點到即止,沒有深說。
發展的階段性問題無處不在,蘇長青必須還得考慮另一個風險,現在的許多事雖然比改革之初好許多,但還是沒那麼靠譜。
如果上麵批準了電影節項目,給一陣政策狂風,那麼站在風口上真的連豬都可以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