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功過是非後人斷 扶蘇野心(1 / 2)

曆代文人和政治家中對秦始皇大加褒揚的不乏其人。

例如,西漢名臣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九州的功績是“功如丘山,名傳後世”。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近代平一天下,拓定邊方者,惟秦皇、漢武。”

唐朝大詩人李白在詩《古風》中寫道:“秦王掃**,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儘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穀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特彆是“揮劍斬浮雲,諸侯儘西來”成為千古絕唱。

唐朝思想家柳宗元在名著《封建論》指出秦始皇廢除分封製、建立郡縣製,符合了曆史發展的客觀必然趨勢,所謂“非聖人意也,勢也。”

因為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九州、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之國,而用集權製,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製度。

······

不過有貶就有讚,秦始皇被某些人評價為**獨裁、橫征暴斂、嚴刑峻法、生活奢侈的君主,成為九州文化中代表“暴君”的符號。

先秦以前“百家爭鳴”的文化、思想大爆發的情況自秦之後滅跡。

秦朝以高度組織化的政府機構來管理人民和資源,而且使用嚴酷的刑罰來保證政令的實行。

秦始皇推行的是“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從漢武帝以後的九州曆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

而且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極端措施,得罪了天下士人。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麵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

秦始皇的建築工程,包括秦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規模均極為龐大,動輒勞動舉國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