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夢溪筆談》——沈括(2 / 2)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

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曆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

晚年移居潤州,隱居夢溪園。、

紹聖二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誌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華夏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沈括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

沈括出生於浙江錢塘沈氏家族,祖父沈曾慶曾任大理寺丞,父親沈周、伯父沈同均為進士。沈括自幼勤奮好學,十四歲就讀完了家裡的藏書,並隨父親宦遊州縣,到過泉州、潤州、簡州和汴京等地,接觸社會,增長見識,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強烈興趣和敏銳觀察力。

沈括自幼體弱,加上讀書十分用功,經常需要服食中藥調理。錢塘沈氏在醫藥學頗有建樹,有家傳藥學書籍《博濟方》,受家庭影響,沈括也從搜集醫方開始鑽研醫學。

皇祐二年,沈周知明州,沈括借居蘇州母舅家,從舅舅許洞的著作與藏書中得益甚多,開始對軍事產生強烈的興趣。

後來沈括被調入京師,編校昭文館書籍,參與詳訂渾天儀,並在閒暇時研究天文曆法之學。

······

沈括主要的成就就是在科學上麵的發展。

特彆是數學,物理,化學上麵。

比如說“隙積術”,隙積術指如何計算垛積,沈括運用類比、歸納的方法,以體積公式為基礎,把求解不連續個體的累積數,化為連續整體數值來求解,具有了用連續模型解決離散問題的思想。

在華夏國數學史上,發展了自南北朝時期就停滯不前的等差級數求和問題,並推進到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新階段,開創了華夏垛積術研究的先河。

此外還有會圓術,會圓術是指由弦求弧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局部以直代曲,對圓的弧矢關係給出一個比較實用的近似公式。

沈括在華夏數學史上第一個利用弦、矢求出了孤長的近似值。

扶蘇對於數學方麵,對沈括的依賴性不大。

扶蘇畢竟來自後世,數學能力不比沈括差,甚至更強。

但是在物理和化學方麵,扶蘇對沈括的依賴性就比較大了。

特彆是化學方麵。

扶蘇學的不是化學,對於一些實驗,扶蘇早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