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西域三十六國樓蘭古國(2 / 2)

前巨子——六指黑俠的死亡,就和扶蘇脫不了關係。

所以,墨家這一脈,和扶蘇有些不可化解的仇恨。

除了墨家之外,還有儒家的張良。

儒家對扶蘇倒沒有多大的反感,因為儒家在大秦帝國任職的太多了,可以說,儒家和大秦帝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儒家也希望大秦長治久安,這樣儒家的學說就可以借助朝堂發揚光大。

在大秦帝國內部,確實儒生眾多。

首先是荀子徒弟——李斯,乃是內閣大臣,還有荀子的晚輩——荀彧,也是大秦的內閣大臣,幫助扶蘇處理國事,位高權重。

荀彧的三個徒弟——三蘇,蘇洵、蘇轍,蘇軾,都管理著一郡之地。

荀子的另外幾個親戚——荀氏八龍,也在大秦的朝堂之內。

······

所以說,儒家和大秦的聯係十分地緊密。

但是儒家不代表張良,張良仍然記得,自己的祖父張開地就是被扶蘇給害死的。

張良雖然平時不表現出來,但是並不代表著張良將仇恨給忘記了。

大秦帝國,內憂外患。

······

在西方,兩路大軍向西前進,他們的方向,正是樓蘭的方向。

西域三十六國,此時雖然算不上強盛,但是也屬於一大霸主。

特彆是樓蘭古國。

樓蘭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魏晉及前涼時期西域長史治所,位於新疆羅布泊西北。

樓蘭古國屬西域三十六國之強國,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係密切。

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

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扡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

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

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裡,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