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2 / 2)

窈窕繁華 春溪笛曉 6923 字 11個月前

定國公不愛在屋裡放冰,一來是嫌浪費,二來是覺得那不適合他這樣的糙軍漢,是以入夏之後便在葡萄架下占了個位置,靠著徐徐微風度過炎熱的午後。

這會兒而天氣還不太熱,定國公已經躺到自己的納涼專座上午歇,聽到徐昭明由遠而近的腳步聲,他坐起身來,板起臉訓斥:“都多大的人了,行事還這麼不穩重!”

徐昭明早被罵習慣了,也不覺得有什麼,厚著臉皮在旁邊的空位上坐下,和定國公賣起了關子:“祖父,你猜猜這是什麼?”

定國公吸了吸鼻子,聞見了一股子濃鬱的香味。

他瞥了徐昭明一眼,說道:“又去哪尋摸新吃食去了?一天到晚不乾正事,淨想著吃喝玩樂,等我和你祖母蹬腿歸西了,你就等著喝西北風去吧。”

彆看定國公府家大業大,徐昭明他爹有兄長,徐昭明自己也有兄長,哪怕他再喜歡小孫子,也做不到閉起眼偏心這麼個幺孫。

見徐昭明一天到晚隻知道在外頭胡混,定國公對他是越發恨鐵不成鋼了!

徐昭明理直氣壯地說道:“爹和大哥都那麼厲害,大嫂二嫂待我也寬和,往後總餓不死我的。”

他說完興致勃勃地打開食盒蓋子,把裡頭的酒糟豬蹄亮出來給定國公看。

“祖父,今天我和承平兄去盛姑娘那邊蹭飯,吃了這個糟豬蹄覺得特彆好吃,特地多要了一份帶回來給您嘗嘗!”

聽到徐昭明又提起那盛姑娘,定國公眉頭跳了跳,不免想到韓端也曾提到那位盛姑娘。

韓端說那位盛姑娘的三個娘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兒,隻是受了父兄牽連才淪落教坊。

那位盛姑娘從小在秦淮河畔長大,卻是個聰慧機敏的小孩兒,如今金陵城中議論最多《桃花扇》係列產業便是她弄出來的。

最重要的是,那位楊二娘的父親曾是他手底下的兵,當初正是被那場逆案牽連……

對於昔日部屬之女和她認的乾女兒,定國公的心難免會偏幾分。

涉及十幾年前那場逆案,他無力替部屬翻案,隻能默許徐昭明跑去參加那什麼《桃花扇》選角。

《桃花扇》他也了解過了,那位叫李香君的秦淮名妓倒是挺有氣性,總體來說勉強也算是個過得去的故事。

想到這裡,定國公便沒再罵徐昭明,而是拿起筷子嘗起了徐昭明讚不絕口的酒糟豬蹄。

初夏的天氣有些悶熱,這道酒糟豬蹄吃來一點不膩,確實比以前吃過的都要好。

定國公三下並兩下地把一盤酒糟豬蹄解決完了,睨向眼巴巴坐在一旁的徐昭明,開口問道:“還有什麼事?”

徐昭明接過仆從送來的香藥飲子,十分孝順地親手捧給定國公,等定國公喝了兩口才說:“孫兒有一事要求祖父!”他說完不等定國公反應,麻溜地把口罩的事說了出來。

徐昭明記性不錯,盛景意隻給他們講了一遍,他卻把話複述得清清楚楚,將口罩適用的兩大類人群講得明明白白。

他還很懂得發散思維,靈活運用身邊的實例:“我記得二姑姑不就是一到這個時節就犯病,嚴重時根本出不了門,我們可以讓二姑姑試試看!”

定國公說道:“聽著挺有道理,誰和你說的?”

徐昭明理所當然地說:“盛姑娘啊,我們去找盛姑娘時她去天禧寺了,我們尋了過去,才曉得她是想找施藥院的方大夫把這事廣而告之。”

定國公瞅著自己的孫子,想從他臉上看出點什麼來。

“我想著祖父要是能吩咐下去,讓醫館藥鋪的人都和旁人講講這種防護之法,那肯定比靠那位方大夫自己去說服彆人要強!”徐昭明眼巴巴地看著定國公,時刻不忘誇一誇他認可的小夥伴,“盛姑娘可好了,她不願看到那麼多人生病,才想讓更多人知曉這事!祖父你就和人說一聲吧!”

定國公問道:“那你說的‘口罩’呢?”既然徐昭明把盛景意說的口罩誇上天,他怎麼隻見到食盒?

徐昭明:“……”

徐昭明啞了。

對啊,口罩呢?

他隻看盛景意戴了,回來的時候也沒問盛景意要,拎著食盒就火急火燎地跑來找他祖父了!

徐昭明無言片刻,才說道:“盛姑娘讓人做的都送去天禧寺了,晚上第三期選角結束我再去問她要點回來給您看看。”

定國公很清楚這個孫子是什麼德性,也沒再訓斥他,隻擺擺手叫他滾遠些,彆妨礙他午歇。

徐昭明常年捋虎須,同樣很清楚自家祖父的脾氣,見他祖父這個態度便曉得隻要看過口罩、覺得真的有用,他祖父肯定會幫這個忙!

徐昭明麻溜地跑了。

定國公合上眼躺在躺椅上,免不了琢磨起徐昭明這個“新朋友”的事來。

都說男女授受不親,過了七歲,已經懵懵懂懂知曉男女之事,男女便不再同席,要開始學著避嫌。偏那秦淮河畔又是那尋歡作樂的地方,哪怕不做皮肉生意,鬨出點“兩情相悅”的情/事來卻是很尋常的事。

目前來說,他這孫子明顯是不開竅的,提起那位盛姑娘時雖兩眼發亮,卻全無男女之間的戀慕,明顯隻把那位盛姑娘當做寇承平那樣的玩伴。

就是不知道那位讓他孫子讚不絕口的盛姑娘,有沒有存著那種心思、會不會蓄意親近他孫子。

哪怕知曉出生在花樓不是那位盛姑娘可以選擇的,可定國公還是不會同意這種身在伎籍、生父不詳嫁入定國公府,定國公府丟不起這樣的臉。

彆說什麼高嫁低娶,便是再低娶,也娶不到伎籍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